摘 要: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心智发育都还不成熟,他们对于生命价值还缺乏正确的认识,生命意识较淡薄。而目前我国的初中生教育重点依然停留在知识教学上,忽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初中生物课应主动承担起生命教育的任务,教会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关键词: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初中是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灵活好动是他们的特性,处于懵懂岁月的他们,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也容易因丝丝小事而犯下大错,不稳定性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大隐患。为了让初中生平稳地度过人生中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去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在现阶段初中课程还没有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我们承认生命教育不像传统的知识课程那样,有成熟的课程体系,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生命教育,应该在日常的知识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生物本身就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在,利用生命学科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品质。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生命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处于弱势地位,要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重新端正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放下表面的架子,用真心去亲近学生、尊重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学生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由于各自家庭背景、自身条件、自身能力的不同,个体差异是肯定存在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差异而对个别学生产生鄙夷的看法,他们在生命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拥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所以教师应该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并不是简单地说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而是要在与学生交流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形成真正的民主平等,让学生感觉不到师生间的隔阂,为生命教育打下感情基础。
二、在生物知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物课对于生命教育渗透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生物是一门充满生命色彩的学科,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作为生物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多留意课本,多钻研教材,多留个心眼,做生命教育的有心人,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抓住生命与知识的契合点,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渗透。
如《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整本的教材都是以“人”为中心,向学生展示人体生命的起源、规律特征,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教师要做的就是认真把握这本书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让他们正视生命,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在讲解《人的生殖》这一节时可以这样讲解:父亲一次性送入母亲体内的精子有4亿之多,但是在这么多精子当中,只有最健康、最强壮的,游在最前面的才能与母体的卵细胞相结合。所以一个受精卵的诞生需要的是运气加实力,而在座的各位就是那幸运和实力的体现,你们都是亿中挑一的。但是目前在怀孕的过程中,受精卵并不是十足的安全,如果母亲的身体出现问题,你们也就可能无缘于这个世界;又或者父亲的另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也就不是你们了。这个时候学生都会陷入沉思中,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来之不易的,自己的生命体是经过顽强的拼搏才来到这个世界的。
如在讲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节,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生物界,了解生物界的不同生物基因、生物以及环境。从表面上看,除了人类,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生自灭,可有可无的,但生物的本质告诉我们,地球上每一个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随意恶性地扼杀生物,破坏大自然的平衡都是不可取的。它们都是天然的基因库,每一个基因物种对人类的生存都是无价的宝藏,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给人类提供了如此多样、如此丰富的大自然。教师应在完成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认识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学会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品性,避免恶念在心中萌芽。
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物实验课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在实验中,可以把学生在实验中的热情转变成对生命的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不论做什么生物实验,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节省材料,善待生物或者动物,毕竟它们是试验品,就应该更加慎重地处理实验之后的动物,给学生留下珍爱生命的印象,影响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如“光对于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个实验,我们需要做的是模拟鼠妇正常的生活环境,以减轻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对鼠妇造成的伤害。实验结束之后可以向学生发问:“实验之后鼠妇该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但最后教师一定要做出表率,带领学生一起把鼠妇放回到适合他们的生存环境中,而不是随便处理,对生命不负责任。实际上这是借着对小动物生命的保护,来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意识到应该爱护自己和身边的亲人,珍惜生活在这个世上的每一个亲人。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再好的知识教育如果没有实践的体验,都将会是一种缺憾。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培育植物来体验一下生命的历程,每个人对于自己着手培育的事物都有一份钟爱,当学生在自己家中培育一盆花,自己去照料呵护,直到植物开花结果,相信这将是学生最开心和最骄傲的时刻,在这个培育的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生命的存在感,对于生命的敬意会油然而生。同样的也可以通过让学生饲养小动物的方法来实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的爱心,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正确对待生命的认识和态度。
参考文献:
[1]邢守孝.浅谈初中生物课外作业中生命教育的渗透.教育教学论坛.
[2]梁维鸿.初中生物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教育导刊.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