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课堂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结合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就体育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追求高效课堂,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以学定教;体育课堂;高效课堂
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重传授、轻发展,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现象,没有将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那么如何“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关键在于把握以下几点。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就是定目标,指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分析教材,“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炼出重视学生发展的三维教学目标。
首先,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其次,在教学中要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从运动知识、技能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游戏竞赛练习应用的幅度等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要保证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保证低层的学生“吃得了”,也能保证中层学生“吃得饱”,还能保证高层学生“吃得好”,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就是定设计,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进行的教学环节及程序的设计,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模式中转变过来,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课堂。
首先,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通过多变的教法手段,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其次,设计能激发和支持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种教学方法的各自优势,使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相结合,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最后,体育教学要注重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可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地方传统项目,如竹竿舞、舞龙、抖空竹、小杂技等引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这些项目会成为他们终身体育的主要练习手段。
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要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就是定教法,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和“会学”。
首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性,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富有探索性的情境问题,巧妙地将学习目标置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就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进而将学生置于解决问题的主体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达到教学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主动进行尝试、观察、体验,不仅能将同学之间的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体育知识机构,而且能将模糊、复杂的体育思想清晰化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最后,提倡互助、互学“传帮带”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间互助互学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因为学生间的互助互学比单纯的老师的传授性学习效果更好。
四、由一元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由一元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就是定评价,把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面的评价体系。
首先,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作出的即兴点评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学习行为,引导学生向更高目标前进的教学活动,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因此,教师评价要做到及时、准确、到位。其次,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积极进行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传递显性信息,直接肯定,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但同时激励要适时、适度,过头的激励有时让学生产生自满情绪,所以激励要讲策略。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切应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定教,以针对性的教学来促进学生的进步,这是符合体育高效课堂质量关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体育课堂活跃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生命课堂”。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焦溪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