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认知主

2012-12-29 00:00:00赵学平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在认知活动中,如果能唤起认知主体的意识,就能充分调动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交融。实践证明:教学中,巧妙设计主体体验活动,构建主体体验课堂,就能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课堂教学省时、高效。
  关键词:认知主体;主体体验;有效课堂;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由三个重要因素构成:学生主体、知识客体、教师媒体。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在认知活动中,如果能唤起认知主体的主体意识,就能充分调动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交融。实践证明:教学中,巧妙设计主体体验活动,构建主体体验课堂,就能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课堂教学省时、高效。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索、实践主体体验式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把我的一些做法、思考、收获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一、深挖教材,找好切入点,架设文本与学生主体的桥梁,做到巧过渡
  学生是具有强大能动性的学习主体,没有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文本的生命力便无法体现。一堂好课,必须要有一双智慧的手,为我们的学生架设起文本客体与学生主体的灵动桥梁,设法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情感沟通,及时衔接学生的生活经历,让文本成为学生主体体验的载体。
  深挖教材,把握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实践主体体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认知主体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途径。
  二、整体构思,活化细节,巧妙设计主体体验活动形式,做到“趣、活、新、实”
  1.主体体验活动应做到“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者如能在学习中感到趣味,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心理学研究证明,愉悦的情绪会使人产生更有效率、更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的解决方式。有了趣味性,认知主体就更容易发现、注意和深入加工这些学习材料,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好,更有效率。
  2.主体体验活动应做到“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皮亚杰也说过:“智慧来源于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整体构思,活化细节,巧妙设计主体体验活动形式,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教学过程富有趣味性、游戏性、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尝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走进有意义的学习,使学习活动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3.主体体验活动应做到“新”
  主体体验的“新”,即为新颖性、创造性。因为,新颖的富有创造性的事物总是更容易吸引人,更容易引起认知主体的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对那些“新”的内容、新的形式会更为敏感,从而更容易发现、注意和深入加工这些学习材料,从而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好,更有效率。因此,在设计主体体验活动时,教者一定要与时俱进,设计具有时代性的、新颖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体验活动。
  4.主体体验活动应做到“实”
  主体体验课堂,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其归根结底是要让孩子们在积极愉悦的活动过程中,快速习得,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省时、高效。故,主体体验要坚决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和那些看似热闹的繁华场面,把主题体验活动落到实处。切忌为了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场面的繁华,而忽视了体验的本质与认知主体的习得效果。因此,主体体验教学活动的设计,在体现活动的趣味性、游戏性、可操作性的同时,还应切实落实实效性。
  三、创设情境,循序渐进,让情感自然流淌
  在主体体验活动的设计中,教者应整合教材,整体构思,创设情境,循序渐进,让认知主体的真情实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流淌,先是细流,然后才是奔涌的清泉。
  六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是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向师友、母校告别。在引导学生诵读,借用编者的话送给了老师。文中的语句已经不能够充分表达孩子们对老师的深情,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已经在孩子们心中创生。
  童年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欢歌笑语,留在花坛的馨香中……
  老师,您那似严非厉的教导,将永远留在我心中。回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珍藏着您的呕心沥血。老师,谢谢您!(童帆)
  六年的雨露,六年的阳光,六年的呵护,使我这株小小的禾苗,懂得了:原来人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帮助,最大的幸福是给予!(吴薇)
  ……
  教学中关注细节,创设情境,循序渐进,就能省时高效,使孩子们情动词发,如花儿般绽放!
  总之,深挖教材,巧妙架设文本与学生主体的桥梁。整体构思,活化细节,创造性地设计主体体验活动形式,做到“趣、活、新、实”,使实践活动集趣味性、活动性、实效性、情感性、可操作性于一体,就能走进主体体验有效课堂,让认知主体在积极愉悦的活动中培养能力,达到理解、感悟、识记、成诵、习作等目标,使课堂真正做到省时、高效。
  参考文献:
  [瑞士]皮亚杰.儿童智力的起源.高如峰,陈丽霞,译.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四川省峨眉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