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能培养学生建立模型、归纳总结、抽象、逻辑分析、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始终备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在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中数学一直处于重要位置。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作为一线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教师观念;学生观念;师生关系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一部分教师认为,职业学校教学的重点是向学生传授一些专业性强的知识,以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适应社会的需求。对文化基础课不必要求太高,尤其是数学课。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大多学生听不懂,因此与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比起来,教学难度较大,对学生丧失了信心。针对这一现状,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因为毕竟通过学习数学学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提高他们思维的敏捷度,对理科专业的学习也很有帮助。当然针对不同的专业,学习数学的侧重点可以不同。比如,学习机电专业的,数学中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章节应着重讲解;学习服务专业的,对数学的学习可以少一点。
二、转变学生的观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职业中学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大多基础知识薄弱,尤其数学学科。他们面对数学学习时,往往害怕困难,产生畏怯心理,无所适从。进入职业中学以后,在思想上又自感低人一等,自卑感较强,严重缺乏自信;而且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控能力弱,极易受到其他有碍学习的干扰因素诱惑和影响,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加之学习上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或者考试屡战屡败,进而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学习过程中又概念混淆、思路混乱、联想散漫,总是想不到点子上等等。针对学生这些情况,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要就是要加强数学的实用性教学,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其次,教师要根据每个教学环节,介绍与数学有关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例子,如浓度配比问题在医学中的应用;直角坐标系在军事、台风及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函数在储蓄、分期付款购房、购车中的应用等。教师可以不断地向学生展现数学的美,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最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活灵活现的数学。在当今社会,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已屡见不鲜。这些辅助教具的使用,特别是多媒体投影仪的应用,能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具体化。
三、多与学生交流,处理好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教师要热爱学生,职业学校学生更需要关怀和情感的浇灌。只有对学生付出情感,学生才能尊敬和喜欢教师;也只有以学生为本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用吸引的方法,把学生转变过来,激发他们学习,才能使其走向成功。教学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教学关系才能融洽,师生才能相互理解交流和沟通,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职高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没掌握学习方法,所以只有我们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才能明白他们的心声,才能把数学思想及数学的重要性传递给他们,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袁华.关于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几个问题.中职教育.
[2]冯志新.职业中学如何开展数学学习.考试周刊.
(作者单位 山西省潞安矿业集团职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