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中学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旨在强调初中的数学教学,应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提倡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明确指出在新课改中应实施分层教学法,对学生在教学上分层要求,评价上更要分层。
现在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差异大,再加上家庭、学校、社会各种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厌学、学习情绪不稳定、学生难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像我现在所教的两个班级中,刚接手时每个班有20个左右的学生只坐在教室里,连书本都不打开,考试成绩基本在40分以下;没有尖子生,稍好点的学生习惯也差,懒得动手。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教学中,若不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成为一句空话,素质教育的路子只会越走越窄;教师不注意分层教育,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将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标和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教学上采用分层教学。
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分层
一般接手新班级后,我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了解和接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遵循自愿的原则,把学生大致分成A、B、C三个层次:A.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C.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C层,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要成为数学尖子;B层,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C层转化;A层,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向B层转化,要求他们努力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绩。当然,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发展,在平时教学时要时常鼓励、刺激。
二、分层次授课
1.备课设阶梯
备课时,我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课都要进行精心设计教学,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就必须清楚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再具体到一个问题由哪部分学生答题。如“4.4.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课,我是这样分阶梯的:第一梯级是直接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和对应边上的高线比等于相似比,求纯粹的数学题;第二梯级是在理解性质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影子、河宽、铁杆等等);第三梯级是性质的拓展,解决三角形中截最大矩形的问题。
2.讲课沿阶梯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学生学习新知识,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阵地。因此,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时间的把握都要控制得很好。
3.提问分层
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我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C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A层的学生,中等问题由B层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均等,便于激活课堂,当学生回答遇到困难时,教师可适时地给予引导。对A、B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C层学生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他们思考探索,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做到举一反三。对C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
4.时间搭配分层
分层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
时间的安排上,A、B组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在25~30分钟。这样A、B组学生能听懂吃透,C组只需点到为止。另外,依据不同的练习内容和评价标准,让学生回答相应梯级的问题,促使低组学生产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任务的信心。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自主获取知识。
三、布置作业要有阶梯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A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C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A组学生应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自修时间组织讲评,反复训练,使他们真正掌握;成绩较好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四、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如对A层采用表扬评价,教师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他们的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使他们重拾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点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乐观向上;对C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总之,通过对作业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测试后评价等,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各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五、反思
虽然实施分层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觉得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尽如人意。首先,实施分层教学法对教师提高了要求,在时间、精力、课前教学准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A组学生的学习情绪反复性很大,只要稍微放松,就不好好学,但只要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做好思想工作,还是可以解决的;第三,师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对他们能否学好本门功课很重要;第四,一定要做好课后配套练习工作,及时解决学习问题,巩固知识。特别是A组学生,讲几遍了,他还不会做,只看得懂,做就错,及时巩固知识很重要,别贪多。
参考文献:
[1]孔庆邮.数学分层教学及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与思考.中学数学教学,2002(01).
[2]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1997(02).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东阳市防军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