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和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而那些穿插在物理课文中或课后习题中的一些内容简单、材料易得、操作容易的物理小实验正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物理学是基于实验基础之上的科学,物理实验对于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安排。
关键词:物理;小实验;教学;作用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以探索和发现物理现象及规律为根本目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再现、揭示、证明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物理小实验概况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课后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特点和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实验凭借其简单易行、趣味性强、现象明显等优点备受物理教师青睐,也是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思考、采用的焦点。因此,小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物理小实验能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老师”,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对象发生了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物理实验具有直观、真实、形象和生动的特点,能激发矛盾,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物理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了畏学、厌学情绪。若能把握住对实验教学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并用来做一些实验,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定会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验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他们的思维活动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后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只有学生对学习认知产生了兴趣,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才会提高。
2.物理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物理中有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实验起到了联系物理内容与日常生活的作用,使学生感得生动、有趣。在黑板上做实验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只有大力加强实验教学,才能提供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基本仪器的操作和使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亲身经历过的事总是会比被告知的来得印象深刻。鼓励学生多动手进行实验,特别是小实验,简单易行,学生自己也会有试一试的想法。自己动手做一做,自己发现问题、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初中的物理内容和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有密切关系,因此,许多小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践能力。
3.物理小实验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实验的原理应用都是相关的物理知识。因此,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与学的效果都会大幅度提高。一个新知识,很快就会被学生所接收,还复习了之前学过的知识,又加以联系,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让复习课不枯燥单一一直是老师们思考的热点,我们可以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改变,即便是复习课,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对一些难点、重点,如果能适时地穿插一些简单易行、现象明显的小实验,可帮助学生回忆巩固。
4.物理小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实验教学的加强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观察的作用,每个实验都要多做几遍,并且多动手;随着实验的进行,要不停地反复思考,使之与学习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衔接。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应充分地了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提高这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使教学和学习都事半功倍。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充分发挥了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能使调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加灵活主动。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万雨松.物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J].江西教育,2008(33).
[2]刘金水.浅谈如何搞好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教学[J].新课标:教研版,2009(06).
[3]倪红宇.物理小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0.
(作者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庙山长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