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写作不再难

2012-12-29 00:00:00/范美兰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在作文课上,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部分学生趴在桌上,愁眉苦脸,嘴咬着笔杆,作文本上只写了两三行字。原本规定当堂完成的作文,只得改为课后作文。即便这样,第二天上交的作文也多半是内容空洞,中心不明,其中不乏抄袭之作。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现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
  1.关注自然。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孕育学生灵性的最佳场所,因此我们创设美的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描述美的热情。
  2.关注身边小事。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很多,同学间的、师生间的,课上的、课下的,家里的、学校的,眼见的、听说的……这些事情只要稍微留意,细细体味,都是学生笔下的好文章,教师经常把这些琐碎的小事作为写作的素材,学生的思维才能扩散出去。
  3.关注媒体信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的生活无时不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关注媒体信息,是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的好机会,也是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指导的最佳时机。
  二、从活动学会说真话、诉真情
  1.课堂重现活动过程,引导观察方法。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尝试把活动的过程进行课堂,指导学生观察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多个感官观察,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2.利用科学活动课,进行跟踪观察。作文是自我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语言的综合结晶。真实的作文离不开细致的观察,要想观察仔细就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条件。因此,我在班里设置“生物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成日记。
  3.利用少先队活动进行体验观察,利用少先队活动的过程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在写作时,能结合自身的经历,言之有物。
  三、言传身教,抛砖引玉
  要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引导。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勤于写“下水作文”,与学生共尝写作过程中的甘苦,用自己的写作实践来影响、带动学生,并与学生互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样本,又使学生在与老师的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知道该怎样写,也就逐渐消除了怕写作文的情绪。好的下水作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灵感,为其写打开思路。
  四、评价以鼓励为主
  作文的评价方式有很多种:学生自评自改、学生互评互改、教师评价等。针对很多学生在写好作文后不喜欢修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学生写好作文后,先将自己的作文小声地朗读一遍,自我找不足之处进行修改,然后,在小组进行朗读,大家一起进行修改,最后将其经过两次修改的作文在班级中进行朗读,师生共同修改。注意,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的作文难免会出现各种笑料,教师在评价时,力求有针对性,并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备的原则。
  总之,作文教学中面对学生写作的障碍,要积极采取应对策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解决作文中的困难,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循循善诱,多多鼓励,耐心帮助。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杜家庄乡杜家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