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学情 促教学

2012-12-29 00:00:00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摘 要: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有助课堂的高效。首先,学生因年龄的特殊,更需沟通和包容;其次,学生因成长环境的千差万别而存在着各自的差异,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认同;第三,学生因学习品质还处在“初级阶段”,仍然需要加强帮助、引导和培养;第四,学生因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和培养,更需把握教育契机;第五,学生因活动实践较少,社会阅历不深,在知识认知上面临着种种问题,更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耐心引导、解惑和答疑。总之,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有助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沟通和包容;理解和认同;引导和培养;契机;解惑和答疑
  每当学生进入九年级,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面的攻坚阶段,如何开展最有效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并取得中考的胜利,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作为执教者应该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一门“学问”。下面是我在工作中,“析”学情、“促”教学、“迎”中考的几点探究与思考:
  一、学生因年龄的特殊,更需沟通和包容
  在中学阶段,九年级学生虽是年龄最大、年级最高,又因临近中考,在老师的心目中应该是最尊师守纪、最珍惜时间、最有理想和追求的学生;但是由于他们均为14~15岁的青少年,心智、思维、身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多数处于半成熟半清醒状态,所以他们需要沟通、理解、包容,需要老师的机智和智慧,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与尊重,从而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个“美好而又特殊”的中考阶段,更好地建立学习和成长的信心与勇气,赢得中考的胜利,真正走向成熟,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学生因个性的差异,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认同
  教师的“尺度”决定教室的“宽度”。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又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即使有两年相同经历的中学教育,但学生性格、气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将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因此,我们面对的是背负“即将中考压力”的中学生,就更应该时刻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拥有平和与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和认可他们的不同与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发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助课堂的有效教学,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好铺垫。
  三、学生因学习品质的欠缺,仍然需要加强帮助、引导和培养
  由于年龄特征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学生的学习品质差异较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仍需培养。这既需要学生自身的不断学习和改变,也需要家长对孩子全方位地耐心教育、引导和帮助,更离不开老师时时处处观察、方方面面引导。由于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理很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时,应多给予欣赏和表扬,多给予耐心的帮助和引导,并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一些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品质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境探究活动,不仅有利于中考课堂的有效教学,也为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切忌只抓学习,而忽视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不仅效果不佳,甚至会留下难于弥补的遗憾!
  四、学生因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更需把握教育的契机
  学生到了九年级,知识面逐渐拓宽,对人对事、对国家对社会的全面认知和思考的能力逐渐加强。譬如,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使学生对科学的认知、探究、创新和实践的意识逐渐增强;九年级思想品德中的国情、国策、战略、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精神文明建设的学习,使学生因此充分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才能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期望值,一定要切合实际,过高的期待会使学生丧失信心,过低的要求会使学生缺乏动力。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学习、观察和思考,重视学生每一天的点滴进步和成长,全面把握培养学生能力的契机,让每一片园林都开满建设祖国的未来之花!
  五、学生因实践活动较少,社会阅历不深,在知识认知上面临着种种问题,就更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耐心引导、解惑和答疑
  从我所教的思品学科的教学来看,学生面临的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1)他们对人对事的认知仍然未脱离稚气,加之活动实践较少,社会阅历不深,对国家对社会的认知和看法零碎、片面、感性,所呈现的责任意识模糊、盲目;(2)对于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还认识不清楚,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动力和精神不足;(3)一些学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盲目认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借机蔓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色彩的落后文化,也对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诱惑;(4)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宪法高高在上,离我们很远,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是大人的事,与自己无关;(5)部分学生从未树立崇高理想,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等等。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耐心引导、解惑和答疑,不能因为中考的压力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总之,每当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逐步树立学生开放的胸怀、世界的眼光和成才成人、报效祖国的志向,学生就会自觉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四有新人”。那么,要想实现师生共同“决胜中考”的奋斗目标,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由此,我也深信充分了解学情,有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人格的健全培养。
  (作者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