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分别从任务的设置、执行过程及评价三方面阐述了在实际英语教学实践中对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设置任务要真实、有趣、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面向全体,通过任务的设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兴趣。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拓展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掌握知识。任务中和任务后的及时、多元、有效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兴趣。
关键词:任务;设置;执行;评价;源头活水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无定法。通过对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探索,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有关教学资料,联系实际教学,本人从三个方面简单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一、任务的设置
任务型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因此,在设置任务的过程中应力求做到:
1.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历,引起学生的共鸣。兴趣越浓,求知欲越强,参与意识越高,越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越能主动进行任务的学习。在Go For It!七年级课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目标创设各种任务。设如设计制作ID卡的比赛、编辑寻物启事、打电话、过生日、购物、旅游、问路、看病等栩栩如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型活动,开展交互式、合作式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应充分发挥想象力,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对任务产生兴趣,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2.任务设置要目的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没有目的和可操作性的任务都是空洞的、无效的。教师应明确每一项任务的目的,同时又要考虑该任务的实际操作性、可行性。为了让学生从教学内容中获取新的信息,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应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注意任务不要太容易,倘若任务缺乏挑战性,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但如果太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觉得无法完成,失去自信。例如,在教描述人物的外貌时,我设计了游戏任务。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用学过的英语知识去做游戏,当然会受到孩子的欢迎。假设同学们和他的朋友走散了,想要找回他的朋友,进行口头广播寻人启事,其他人猜该同学要找的朋友,由此大部分同学都学会了运用目标语言:He is of medium height. He hasshort curlyblack hair.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会并运用了描述外貌特征的词。而且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几个词总是记忆犹新。因此设计切实可行、目的明确的任务,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关键。
3.任务的设置要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情景的真实性、可操作性以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因此,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也可以把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交给不同学生,共同执行一个大任务。在执行过程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优差结合,团队成员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从而做到人人参与,人人都有收获。
二、任务的执行
1.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要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拓展能力。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尽量地放手。注意活动“面”,做到全体参与,活而不乱,动静有序。
2.在任务执行中要注意课内贯穿,课外拓展,使运用英语成为习惯。在任务型教学中,语言形式的呈现减少了,但表达突出了。活动越多,学生可理解性的输入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不仅在课内,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任务延伸到课外。例如,鼓励学生与外国人用英语交流,组织学生制作英语海报,为社团写招聘启事等等。
3.在执行任务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乐趣,淡化教师的地位。任务型教学和自主学习应该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学生主动地去汲取知识才能够完成任务达到目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要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技巧,同时要严格控制课堂讲解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实践,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宗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学生是直接受益者,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切实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学方法是多样的,是我们取之不尽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要孜孜以求,使我们的教学艺术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第六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