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朗读

2012-12-29 00:00:00耿艳
新课程·上旬 2012年10期

情境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环境的教学。那么,在新课程下,教师该如何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朗读呢?

一、用教师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朗读情境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强调“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应该利用各种教学媒体,特别是教师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朗读的情境以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梅花魂》教学设计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舒缓的音乐中,我讲起了一个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并为学生范读送别的那一段,让学生描述听读时脑海里所浮现的画面。学生立即泪眼婆娑,纷纷站起来描述临别的画面,说得动情,自然读得悲悲戚戚,催人泪下。我觉得自己在这一课上,利用媒体和语言为学生创设朗读情境做得比较好。

二、创设各类语言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朗读的兴趣

1.教师范读——激情

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首先,我通过让学生从欣赏画面入手,把学生带入冬、春两季的奇妙世界中去,同时抓住关键词语适时引导感情朗读,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快进入了教师所创设的梦幻世界,达到了文与情的交融,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教师的范读中让学生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丽,此时,学生听得认真,之后读得动情,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2.配乐朗读——激趣

音乐是开启人们心灵的大门,美好的音乐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遐思和憧憬。在学生能够读通课文并能体会文章带给人们的愉悦之时,教师为他们配上了合适的音乐,使他们朗读的情绪更加高涨,体会到美文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这种以乐感人、以乐煽情的指导使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媒体插入,品味感悟——激思

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读,还要引导学生悟,发表独立的见解。本节课教师更多地运用语言文字和多媒体展示的音像结合,指导学生在想象中感,在激情中思,使学生在不断思考和思维的碰撞中悟。如,教学中,通过一组夏、秋两季小兴安岭的部分画面,以唤起学生身心的愉悦,并形成难忘的印象,然后再朗读课文,学生极易进入情境。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理解、充分感受文章的内涵,再通过语气的升降缓急、节奏的抑扬顿挫、情感的高低起伏,将平白单调的语言文字,塑造成生动、鲜明的视觉表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作者单位 吉林省柳河镇前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