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教学改革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基础,而且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等。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不但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性革命,而且充分解放了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全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彩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借助幽默的语言、精彩的故事和事例以及设置悬念来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教学重点,营造符合教学需求的氛围,让情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置身情境中,感同身受,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丰富内心世界,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创造潜能。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前,我喜欢采用和学生对话的方式引出文章内容,“每个人都梦想过自己的世外桃源,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你们心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的啊?”然后让学生自由回答,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描述自己心中的世界,随后我会继续说:“不只是现代人拥有这种想法,早在我们的历史上,就有过许多思考和向往,你们知道古人们心中的‘桃源’是什么样的吗?我们现在所说的‘世外桃源’就是从古时候的一个故事来的,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人们为什么要以‘世外桃源’来形容理想之地呢?”然后让学们自由思考、积极回答,最后我会导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如果要追其原委,就让我们开始这节课的学习,走入《桃花源记》的世界,感受作者的安乐愉悦的心态和安逸的思想境界。”通过简单的对话,导入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调动了起来,多重感官也活跃起来,激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借助实体图片、视频、音频等现代科技创设情境,导入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把“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问题入手,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始终生机盎然。如,教+9gs7/Lay0XgmJQWVZ8VBg==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分别描写了作者在百草园与在三味书屋的不同的生活情景,抓住这个关键点,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如果你是作者,你更喜欢哪里的生活?经过交流、探讨,喜欢百草园的与喜欢三味书屋的各占一半。我抓住这一契机,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全班学生顺势分成两派——“百草园派”与“三味书屋派”,请各派分别陈述喜欢的原因,最后教师给予综合点评,整个探究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让学生畅所欲言,为自己坚持的观点辩论,使学生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鲁迅先生少年的生活情境有了充分的认识,对鲁迅先生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联系实际生活,创设联想情境
初中生一般对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比较感兴趣,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关的事物最容易引发学生的认同。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在语文教师中,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并赋以优美、生动的语言,使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班内的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妈妈感情比较深,而对爸爸的怨言却比较多,因此,他们难以理解文中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表达一下对父亲的看法,然后再结合教师自己的成长经历,讲一些父亲对自己的关心与关爱。以唤醒学生对父爱的回忆和感悟,使他们通过相应的联想,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爱是内敛的、深厚的,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
四、鼓励学生表演,活跃课堂氛围
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课本剧,然后让学生参与其中,鼓励学生自主表演,让他们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内心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为了更好地诠释每一个角色,甚至将文章倒背如流,这无疑会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然后鼓励学生上台表演,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并纷纷参与到表演活动中,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体现了良好的互动教学。参与表演的学生兴致高涨、煞有介事,观看的学生也是热情澎湃,这种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有效满足学生的活泼天性,而且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我们要集百家之长,广泛吸取他人经验,把优秀的理念融入自身教学活动中,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常艳.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0).
[2]郑海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01).
[3]李卫英.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标准的要义[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6).
(作者单位 江苏省沛县龙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