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出“语文味”,修炼语文内功

2012-12-29 00:00:00黎红
新课程·上旬 2012年10期

很早就听专家在大声疾呼:语文姓“语”,语文课要上出浓浓的语文味。但说实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不很理解专家的话,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才算是“语文味”。听课时总觉得那些越煽情越令人感动的公开课便是好课,很有味道,我想,这就是“语文味”吧。语文教学要用语文自身的魅力去打动学生,要用自身的力量去提升学生,要用自身的甘霖去滋养学生。

“语文味”的课堂应具备哪些特征呢?

一、借助文本,引导学生潜心品读,读出“语文味”

语文味的课堂要有琅琅的读书声。在课改思潮的冲击下,广大教师都认识到了读的重要性,课堂上不惜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朗读的方式真可谓多,齐读、默读、速读、分段读、竞赛读、有感情朗读……齐上阵,但大多缺乏引导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大部分教师只重视阅读形式上的变换。这样的朗读对学生理解文本有帮助吗?能让他们走进文本世界吗?这就是他们需要的个性阅读吗?这样的阅读无层次可言,无梯度可言,这种做法对于深入理解课文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去年的树》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在这一过程中,我就逐步引导学生感觉课文中小鸟三次问话的语气,用多次换角色的方法来朗读,让学生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渐渐地,学生走进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用小鸟的三个问句把这些零散的语言朗读串成一条情感的链,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一步一步地深化情感。

二、品词赏句,咀嚼出浓浓的“语文味”

语文味的课堂应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领悟语言的表达方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与韵味。

教师应抓住文中几处关键而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品味出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我在教学《慈母情深》时,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味。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母亲挣钱环境的句子,并勾画出来。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反复读读,边读边想,与下文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钱给我买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体会到“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通过对文中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句段的读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在教学中,通过咬文嚼字、讨论、激活思维、浓墨重彩的处理,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形象、感情、意境、气韵,还语言以画面、声音、旋律,赋予语言以呼吸、心跳、体温,终于“烹制”出一堂语文味十足的课来。

三、营造相应的情感氛围,品出“语文味”,进行情感熏陶、价值引领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得有“情味”。以感情为主线构筑对话的流程,这里的“情味”是指语文课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机械呆板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的欢迎,不受学生欢迎的课能称为好课吗?我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抓住“是什么让巨人的心灵发生了变化?”“是小男孩的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想想看,此时此刻,小男孩可能会说什么?”很快,学生思维的闸门又一次打开了。此时,学生不是在想小男孩可能会说什么,而是在与巨人直接对话,已经完全融入课文之中。我从学生那明亮的眼睛中看到了他们正在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在学生的体会和交流中,我们共同归纳出了两个字:“美”“荒”。然后引领学生通过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文本中有关巨人的情感变化成了培植、激荡、融化学生感情的支撑点,课有了活的气韵和美的意境。因有了感情才有灵性,更融入了态度和价值观。

四、徜徉在想象之途,入情入境,播种浓浓的“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要“潜心会文本”“入境始于亲”,入情入境的阅读也就是借助于想象、联想等,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情境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心理图像”,即阅读还原,它是读者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桥梁。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我们的课文本身就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以形象为径、用感情作舟,在语言和意蕴之间架设起对话的通道。教师的话语激起的是学生无限的想象、无尽的心痛、豁然开朗的顿悟、情思勃发的智慧,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浓浓的感性气息。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大有嚼头的语文课。

(作者单位 四川省德阳广汉市新丰镇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