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发展,当下高职体育教学已逐步构建起比较丰富和完善的理论体系。然而由于长期的传统体育教学带来的弊端,现行的高职体育教学在实践探索上还有待提升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的实际认识规律和情感倾向,提出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模式以及方法。诸如针对应试教育下对体育教学的漠视、学校师资投入的贫乏、教学内容和方式陈旧低效、评价方式呆板乏力等现象,提出应对策略。
一、更新理念,实现高职体育可持续发展
新课改精神要求教师在“健康第一”的前提下,坚持以发展为目的,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还原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改传统的注重“三基”的应试功利性教学,向注重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健康快乐地发展和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只是理论知识学习的组织者和传授者,还应该是学生健康和发展的引导者。促进高职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在校期间增强体质和提升运动能力的途径,更是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掌握科学的锻炼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意志和身体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树立新型的体育教学观,用现代体育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完善自我、提升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应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学识以及精湛的教育技能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进而“亲其师而信其道”,紧跟时代的步伐,提升自身能力。
二、整合资源,完善高职体育师资力量
要想改善高职体育教学现状,除了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培养体育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能力。诸如,研究教学目标、创设合理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指导实施教学计划、整合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等,从教学实践中切实地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此外,我们还要重视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和技能的构建和提升,增强学科的交叉学习和探究。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1)要做好规划、合理调整师资结构。诸如人数、年龄和男女教师比例等都要科学合理,要着眼于体育教学工作的长远发展;(2)要鼓励体育教师在职进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和鼓励体育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为教师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提供积极、宽松的外部环境;(3)要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骨干教师。建设教师梯队,不能寄希望于教师自然盲目发展。这就要求青年教师技能过硬、素质好、潜力大,并且在教学工作和运动训练工作中取得过一定成绩。以此为基本条件,选拔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和学术带头人。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站在一定的高度要求自己,完善自我,争取为体育教学做出贡献。
三、结合职业,量身打造合理教学内容
高职学校学生具有“职业性”特点,决定了教学中心要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社会发展为核心,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提高。鉴于此,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就必须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量身打造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如,专业与站立有关的学生对下肢的耐力、平衡力与曲、伸肌的协调要求相对较高。可以选择竞走、跑跳和体操等侧重练习;专业与文案有关的学生由于以后可能需要长期坐劳,对脑力工作效率以及手腕、手指等灵活性以及腰部柔韧性要求较高,可以选择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需要经常出外的专业的学生未来工作地域范围广、劳动强度较大,对耐力和体力要求较高,可以选择有氧耐力和定向运动等项目来加强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这种习惯保持终生并从中获得快乐与健康。
四、科学评价,激励学生发展体育兴趣
为了激励学生发展体育兴趣,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教学实践中,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高职体育评价涵盖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健康测验、健康知识和概念、健康技能的应用等方面,笔者建议尤其针对态度部分给予最大的权重。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单纯地将体力测定成绩作为判定学生体育成绩的唯一标准,而只作为大家了解自我体力发展水平的参考。要重视综合评价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状况,引导单一评价方式逐渐向多元评价方式转变,拒绝片面追求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本身的评价,而要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高职体育推陈出新的感触和对策讨论。高职体育教学必须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要将强身健体的最低教学目标和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终身体育目标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突破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理念,加强高职体育教学创新与改革,丰富和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研究实践,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