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的钥匙。而针对智障孩子的心理特点,仅仅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做到准确、明晰、合乎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要做到“儿童化”,就必须使语言“故事化”“形象化”,这样才可能对儿童产生吸引力,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故事化;童趣化;艺术化;形象化;评价激励;表演奖励
课堂语言一定要看教学对象。如果不看教学对象,教师语言过深,超出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就会使学生如坠烟雾,盲无所知;如果教师语言肤浅会使学生了无兴趣,感到味同嚼蜡;如果讲课语言繁琐,不得要领,会使学生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针对智障孩子的心理特点,仅仅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做到准确、明晰、合乎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要做到“儿童化”就必须使语言“故事化”“形象化”,这样才可能对儿童产生吸引力,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一、故事化讲述
使用故事化语言讲述,会使孩子们兴趣盎然。爱听故事是每个儿童的天性,智障孩子也不例外。利用一些相应的故事内容,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智障学生的打击乐课上,我准备了很多奥尔夫乐器:低音鼓、铝片琴、三角铁、碰铃、手鼓、响板等,如果让学生单纯打击节奏或者跟随乐曲节拍伴奏,练习效果不一定明显,而且班上的十几个孩子不一定能同时听我的指挥,于是我想到创编一个音乐故事,故事里有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让这些乐器表现人物的出场和故事发展线路,孩子们根据故事发展,用手里的乐器一一表现。用这样一个故事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然的打击乐学习环境。在故事的引导下,孩子们对每种打击乐器的特点、使用方式了解得更加清楚,同样,在乐器的伴奏下,这个故事也更加形象、更加具体。在用故事为智障孩子铺就的、可以无限伸展的平台上,他们感同身受地学习和体验人类共同相通的爱与憎的情感;以自己无尽的想象去接近和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去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个人狭小、有限的生活空间变得无限广阔。故事化语言教学在智障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童趣化引导
过深、过于成人化、专业化、理性化的教学语言会使智障教学远离孩子的精神世界,会使学生如坠烟雾,盲无所知,变成索然寡味的说教。我尝试着结合智障孩子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等特点,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对教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生动、富有情趣,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学《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时,创设情境,用趣味练声,引出课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了一件礼物(拿出准备好的纸袋),小朋友们猜猜会是什么呢?我们用线把她引出来,老师边拉,小朋友就像火车开过一样唱“wu”,老师拉得慢,小朋友们就唱得慢;老师拉得快,就唱得快。
学生:齐声说好。接着他们根据老师手拉线的速度快慢,唱wu……wu……wu wu wu wu……
练得既认真又投入。
老师:表扬学生真像火车在叫,发出的声音既细又均匀,最后拉出礼物。
学生看到后兴奋地喊道:是一辆火车、火车……
在这个设计里,用趣味化游戏创设生活化的情景。练习气息要像火车叫,要发出既细又均匀的声音。用形象的比喻代替了专业术语,既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感及兴趣,又使小朋友们在积极兴奋的状态中很自然地达到了控制气息和声音统一的隐性教学目标。如果老师用气息要保持住、面带微笑等之类的语言引导,对智障孩子来说既难理解又不善于表达,可想而知,效果不会很好。
三、艺术化激励
哪个孩子不喜欢被表扬,哪个孩子不喜欢被鼓励,教师一句简单的话语,对孩子们来说便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因此,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时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在一个新学期的开始,中年级班里插进了一个十分腼腆、害羞的小男孩,小男孩以前在普通学校就读,可能由于长期地被人歧视、被人欺负,孩子进教室后一句话都不说,连站起来跟老师问好都不愿意,一连很多节课都这样,我只能一次次地用鼓励的眼光看着这个孩子,让表现好一点的孩子跟他做伙伴,带着他唱歌、做律动,可是他就是一句都不肯唱。一个多月后,在教唱完一首《大鹿》之后,我听到了这个孩子低低地跟着同学们唱歌的声音,于是我鼓励他走到前面为全班同学再演唱一次刚教的歌曲,孩子小声地唱了,并且还有唱错的地方,但是我让全班同学用热烈的掌声为他刚才的表演奖励,他害羞地低下了头。我蹲下来对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只不过有的苹果格外香甜,上帝就多咬了几口,你今天能勇敢地为大家唱歌,老师真想为你鼓掌。”那个孩子露出了笑脸,在以后的课堂里变得越来越大方、开朗起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那以后,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奖励。这样的运用使课堂情趣盎然,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要想让智障孩子的音乐课堂鲜活、灵动起来,除了语言的巧妙运用外,还需要结合许多元素,教学内容的合适选择,要选择适用于智障孩子的唱歌、律动、欣赏、节奏内容,“儿童性”的元素要处处体现。在情景创设和律动曲的选择上都要紧紧围绕智障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为他们呈现所有音乐作品中最美的、最有价值的东西,能够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用真正的美和爱唤起孩子们强烈的内心反应和情感共鸣,为智障孩子构建越来越美的音乐课堂。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