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周杰伦的《青花瓷》红遍了大江南北,令无数歌迷喜爱至极。难道这仅仅是因为周杰伦的唱功和人气吗?我认为歌词所体现的中国风才是这首歌受欢迎的最大原因。我不禁有一种思考:身为美术教师的我为什么不借此东风,开展中国画的欣赏与创作教学呢?我相信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对饱含着中国风的艺术样式,无论是歌曲还是画作,都会油然而生一种喜爱之情。
一、中国画的欣赏教学
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认为要想让学生爱上中国画创作,那么首先就要指导他们如何去欣赏中国画,让他们发现中国画的美。
1.分析意象,走进画作
(1)展开联想
中国画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景少意长”,即物象少而意味长。就像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几只蝌蚪却能神奇地表现十里之外青蛙的吟唱。这就是“以少胜多”,这就是联想的妙用。在中国画的欣赏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在心中对画作进行再创作。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称得上“欣赏”,而非“看”画。
(2)利用诗文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这不仅是王维的诗画特点,更是大多山水诗画的特点。正所谓“诗画一体”“诗情画意”,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诗文来理解画作。我们能在欣赏中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审美的愉悦,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2.运用比较,发现异同
(1)画作与生活的比较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不是太抽象、太形而上学了?那我们不妨去引导学生来把画作与其反映的生活本身做一对比,这一道理就再形象不过了。如,在欣赏《长江万里图》时,我们可再调出一些自然景观图片与之对比,不难发现艺术画作把生活本身表现得更集中、更典型了。相信经过这样一番训练,学生不会在欣赏画作时用贫乏的“像不像”来评价画作了,而是报以心领神会的点头或若有所思的蹙颦。
(2)不同时代画作比较
我们在欣赏画作的时候,不仅要知人,还要论世。不同的时代会在画作中投下不同的影子。如能总结规律,则对欣赏中国画大有裨益。学生在了解不同时代作品的特点后,自然会感悟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流逝,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同时也会发现,不同的时代,美的标准也不同,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才是“真金”。
二、中国画的创作教学
“眼”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欣赏教学课上,我主张运用一切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启发学生的感觉,诱导学生的感知,提升学生的感悟。学生怎能不爱上中国画,怎能不跃跃欲试?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中国画创作教学的一点想法。
1.积累素材,训练记忆创作
春有豆蔻生,夏有百花争,秋有金硕果,冬有傲雪松。生活本身就是一幅壮美的画卷。我们要鼓励学生,让他们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多多接触生活,不断开阔眼界,丰富创作源泉。在这之后,我们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开始记忆创作了。记忆创作,顾名思义就是凭借对物象的记忆展开创作,需要学生把看到的事物或经历过的事情凭记忆画出来。把美好的记忆通过画作留下纪念,可以让学生再次品味这种难能可贵的幸福感。
2.激发兴趣,训练联想创作
记忆创作得在有一定的积累的基础上,在学生有想把眼中所观通过画笔展现出来的欲望的前提下才能进行。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呢?我认为联想创作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我布置给学生以月亮为联想源的创作任务。有的学生联想到了李白,画了一幅《月下独酌》;有的学生联想到了中秋,画了一幅《月圆人更圆》。这种联想创作课给学生以广阔的联想空间,使学生敢于去想、大胆去画。当学生画完画作以后,他不仅收获了一幅作品,而且获得了一份成就感。
3.尊重幻想,训练想象创作
青少年就是爱幻想,这是生理规律,更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应一味打压,逼迫他们少一点荒诞离奇的幻想,多一点脚踏实地的成熟。因为很多奇迹的诞生都源于幻想。我们应尊重学生,正确引导。教师要充分地鼓励,让他们不顾及界限,不顾及现实,大胆地去想、去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的思想自由翱翔,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为一名美术教师、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我有责任去教给我的每一个学生欣赏中国画的知识,并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去完善教学方法,使他们不仅会欣赏,而且还敢于创作、乐于创作中国画。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