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父亲是庄严肃穆的山峰,给孩子勇气和力量;母亲是婉转流淌的小河,给孩子慈爱和柔情。而父亲、母亲和孩子,构成了一个个和睦美满的家庭,让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单亲家庭却日益增多。在这个文明、和谐的美丽校园中,我班级的42名学生,不完整家庭的孩子却多达14个。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像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难以揣摩。班主任特有的责任感驱使我很想进入孩子的内心,与大家共同感受、共同倾听,了解他们的另一面。家访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我班有一位男生叫小文(化名),高高瘦瘦的个子,沉默寡言,总是用自己那双明亮的眼睛,悄悄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新学期快两个月了,从来没见他上课时举手,回答过问题。下课后,他总是一个人玩,有时甚至自言自语,衣服还脏兮兮的,真是一个孤僻的孩子啊!班级同学私下说他不好相处,经常会说脏话骂人。虽然在接新班级之前,我已经把班级同学的大概情况了解过了,知道他是跟爸爸、奶奶一起住,父母离异,妈妈在云南。但我平时的工作确实比较忙碌,也没有注意到什么异常。
十月的一天,离期中考试还有一个多星期。他请假说奶奶几天前不小心摔伤了腿,需要他照顾。我心里一惊,不由地问起他的家境,他没有说很多,只说爸爸腿有点残,却还能上班,但他却一直不肯上班,偶尔打点零工,其余的时间就是打麻将。看着小文忧郁且
稍显冷漠的眼神,我决定去家访。
坐上公交车,到松隐镇需要不到20分钟的时间。期间,我问一句,他答一句,留给我的大多是沉默和无奈。下车再走到他家,还需要至少20分钟。我去买了些水果,他有些不好意思了,一直推说不要带东西过去。但我执意这样,毕竟是去看奶奶,年纪大了,腿脚又不好……就这样,他主动拎起沉沉的袋子,我们边走边聊。他开口讲起童年的故事,告诉我曾经在哪片田地里,跟爸爸妈妈一起收割庄稼,跟小朋友捉迷藏,跟邻居孩子一块放羊……说起这些,小文的眼睛闪闪发亮,似乎一切只发生在昨天。不知不觉间,我踏进了他家的门。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啊:家徒四壁,门窗不全,四处漏风,一贫如洗。在交谈中,我了解到,父母在他7岁那年就离婚了。妈妈去了云南,再也没有回来过。家里依靠体弱多病的奶奶守着两亩薄田,农忙之余,画几幅当地的金山画,卖出去维持艰难的生活。而父亲留给他的印象,是麻将的噼里啪啦声,是满口的脏话,是一次次失业时的满不在乎,是向老母亲要钱时伸出的手……看到别的孩子周末在父母的陪伴下学习、玩耍,小文总在奶奶面前装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然后躲到自己的房间里,由沉默来陪伴……这些话,是那个爱他的、想把世间所有美好给他的、但又无能为力的奶奶哽咽着告诉我的。作为老师的我,此时此刻只有紧缩的眉头,沉重的心情:平日里为什么没有多关心他?让他独自品尝这个年龄不应该受到的痛苦。我们的交流没有动听的话语,没有彼此的客套,有的只是真诚,有的只是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心愿,是对孩子倾注我们的关爱,让一朵鲜花快乐地绽放。
在那个夕阳西下的傍晚,空旷的田野总给人无限的遐想。我毅然决然恳请奶奶有空帮我作画,画上我向往的田园生活。两个月后,小文把三幅画送给了我,我也请他带回去一个信封,里面是我深深的歉意,还有对老人家辛勤劳作的肯定……其实,帮助困难学生是我们老师应有的职责,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更是崇高的责任。没有哪个人愿意把自己的贫困和窘迫暴露在别人面前,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回想起奶奶说的那些话,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尽量引导他走出自闭的阴霾,让大家成为他的朋友。我也要对他多偏爱一些,用爱架起孩子通往成功的桥梁。
在以后的日子里,在每一个洒满阳光的清晨,我都会注意他是否按时到校;体育课上,他躲在操场角落里不肯跑步,我会过去问清楚原因,再补上一份早餐给他;注意到他的鞋子半学期基本不曾换过,我会借口让他帮忙,带他到小商品市场买双运动鞋给他。有一次,他阑尾炎犯病,我抽空陪他去医院吊了三天的盐水。后来,我了解到他竟然不清楚自家是农村低保家庭,我一次次打电话给村委会,帮他办理了农村低保家庭手续,享受到了我们学校的特困生免费教育。再后来,我联系到了他那个很少联系的妈妈,每个星期给她发短信沟通孩子的在校情况……那次家访,让我的心灵深深被震撼了。一个健康、完整的家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与家长的一次短短的接触,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孩子,更加公平地看待孩子,更加恰当地教育孩子,使我们用期待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孩子的每一个关爱和激励的眼神,孩子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并且会用加倍的热情来回报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就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也许,教育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幸福的生活。
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流浪儿也可能当上总统。此刻,我脑海里突然想起了刘若英那首《最好的未来》:“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每一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作者单位 上海金山食品科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