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式”中职男生班管理

2012-12-29 00:00:00沈时珍
新课程·上旬 2012年10期

摘 要:“90后”的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朝气、富有激情的、思想“准成熟”的个体,但他们有时又会有很多不良的习惯,如,自私,出现问题总是别人的错,个性过于张扬甚至对老师出言不逊,更何况他们身上还有很多“保护伞”,这给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出了个大大的难题。就如何巧妙化解难题,使得管理更有效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太极式”管理;以柔克刚;男生班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诸葛亮在《将苑》中说:“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老子也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强者莫之能胜。”意思是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冲击坚硬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胜过水,所谓“滴水穿石”即为此意。

“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学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私的一面,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甚至遇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的行为,跟老师“顶嘴”,甚至出言不逊,此类现象在男生班屡见不鲜。所以,在男生班级管理中除了强调“法治”的刚性管理之外,还应花大力气于柔性管理上。运用太极理念,以柔克刚,以情动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成长。

二、“太极式”管理的精髓及其必要性

“以柔克刚”是太极拳的精髓。太极拳《打手歌》中唱道:“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武禹襄《打手要言》中也说:“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人们常称慢悠悠的太极拳运动为摸太极,就形象地描绘出太极拳“柔”的特点。

老子也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克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意思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击坚强最有力量的非他莫属,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替代它。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很少有人能做到。老子认为,如果管理者经常保持“柔”的心态,就会永远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有利于“无为而治”。

首先,柔性管理是当代世界管理的新趋势。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涵义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影响力、驱动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形式。“柔”既是一种对学生博大深厚的爱、和谐融洽的情,又是在班级管理中以柔克刚、以曲求直、以退求进的一种心态。“柔”往往能起到“刚”所起不到的作用。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的班主任不会受到学生的爱戴,而温文尔雅、和蔼谦逊的班主任往往会得到学生的信赖。

其次,“太极式”管理还指的是老师发现学生思想滑坡和不良行为后,不急于批评学生,也不采用“暴风骤雨”的态度,而是先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然后“对症下药”。教师用“和风细雨”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真正可信赖的朋友。让学生觉得老师教育他不是在歧视他,不是在与他为敌,不是对他“吹毛求疵”,而是真心地帮助他改正错误,完善他的人格。教师的温柔和气,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被关注、被重视、被爱护、被尊重的人,是地地道道的受益者,而不是纯粹被管制、被监视、被打击的人。这样,学生才能放弃对老师的戒备心,放弃与老师的对立情绪,由惴惴不安、躲躲闪闪变为从容坦然,由支支吾吾、处心积虑地编造谎言变得光明磊落,由负隅顽抗变为感激自省。这时,他们能和老师说心里话,老师也好找出打开他心灵锁头的钥匙。这样,老师不失时机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更容易使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而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三、如何以“太极式”开展班主任工作

1.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是太极拳术的精髓,看似软绵绵的招式里柔中带刚、缓中有急,却有力克对手的神奇效果。同样,在班级管理中,面对那些个性刚烈的顽皮学生,应用此法可避开“锋芒”,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教育效果。

上周五第一节课,班里一位男生走进我的办公室,我很诧异,便问他:“怎么上课期间来我办公室?”他还很无所谓地说:“孙老师让我来你的办公室。”我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说是他的试卷借给同学了,孙老师说他不认真,没试卷,让他来班主任办公室。我听完,大致情况已经猜到了七八分,如果真的如他所说,孙老师肯定不会发火,一定是他没做完又顶嘴了。这个学生平时虽然不声响,但是绝对不是“软柿子”,他个性倔强,而且出现问题时,往往把错误推到人家身上,总觉得自己没有错。但是,我还是不动声色,进一步询问。“那你试卷做完了吗?作业按时完成是不是学生应该做到的事情?在我心中你是一个敢作敢为、是非分明的人,你认为怎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是经常督促你们的,还是三不管的?大马路上的行人,会不会来说你,头发长该去理发了,他们最多只会嘀咕一句,小流氓一个。会管你的老师,那都是真的把你当成了他的学生,否则谁会吃力不讨好地来教育你们呢……”听了这么一番话,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会去和孙老师道歉,并且把试卷补上。

这样的处理方式是那个学生没有意料到的,他本以为会面临一场“狂风骤雨”般的轰炸,怎料到我会“和风细雨,以礼相待”,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泰戈尔曾说过:“不是椎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日臻完美。”教育学生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断风格,但更需要以似水柔情温暖学生的心灵。

以柔克刚是太极拳术的精髓,看似软绵纤柔的招式里却柔中带刚、缓中有急,有力克对手的神奇效果。在班级管理中,有些个性刚烈的顽皮学生,用此方法可避其“锋芒”,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教育效果。对喜欢顶撞、喜欢惹事的学生,要想办法接近他,让他愿接受你、相信你,只有愿意和你沟通,才能活化教育的功效。

2.以缓制急

“缓慢”是太极功夫的特点之一,它以缓制急,以静制动,是人与人交手取胜的一大“绝招”。我们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教育,也要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迂回教育,有时甚至可以先“搁置”一段时间,因为发生问题的时候,班主任肯定比较生气,情绪比较容易冲动。先搁置一段时间,让情绪“冷却”一下,心情平复的时候再找学生,这样首先可以心平气和地谈,可以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犯错的原因等前因后果,这样也就避免了班主任与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使批评达到目的。如此,批评便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往往却有事半功倍之效。其次,这样也便于班主任找出突破点进行解决。这好比衣服上沾了烂泥,如果立刻擦,会越擦越糟,最终难以收拾。等衣服上的泥干了,再用刷子轻轻去刷,这样就很容易把泥刷干净了,并且还不会留下痕迹。

我是一个比较直率的人,喜欢直来直往,对学生也是,有什么说什么,而且藏不住话。尤其是在出现问题时,我更是无法忍耐,总是急于去说,但是因为我个人说话比较急,语气也没其他女老师那么温柔,往往让学生觉得我这个人不人性化,没有“感情”,铁石心肠。不过,一次既是有意又是无意的改变,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改变带来的可喜变化。说是有意,那是因为在学了一些心理和教育学的理论之后,我明白了一味地“强制”教育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时候缓一缓、冷却一下未必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是无意,因为也许是天性使然,要我学会“忍耐”真得好难。但是,在那前一天,我的教学任务还没完成,这节课时间有点紧,我来不及“教育”他们。仔细想想,算了吧,不就昨天晚自修挨领导批了,哪个班没吵过啊?一次、两次,可以理解。可是,没想到的是,他们当天晚上就主动召开了班干部会议,说,其实昨天他们是有点故意吵的,因为最近学习压力太大了,被管得太严了,需要发泄。但是,没想到在被领导批评之后,我都没骂他们,而且最近我们班其他方面表现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退步。他们觉得太对不起我了,所以一致决定由班干部负责,实行晚自修管理制度。每个人自己监督自己,不许在自修课上讲话等等。

没想到,我的一点改变能让他们学会自觉,学会自我管理,我以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能让他们听我的,没想到,我的沉默却达到了这个效果。这次的改变让我见识到了“以缓制急,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3.以曲取直,以退为进

太极拳招式之间的连接强调的是圆形、弧形,即使与人交手时也不去直来直去、硬碰硬,而是以曲取直。这其中绕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班级管理中也有独到之处。

有一次,我接到一个学生的电话,说是晚自修下课高二的学生要打他。我回到班级,先问了打电话的那个学生,原来开始时大家也是玩玩,后来一个动手用拖把打了一下,被打的不服气,找了高二的学生准备打回来。我还问了其他几个知情者,情况属实。最后我才找到另一个当事者,在我“发难”之前,他主动认了错,并说保证不会在下课后报复另一个同学。鉴于他的认错态度以及事后的弥补措施,我并没有一味地责骂他,而是与他分析了事情的严重性。作为个人,他已经意识到了错误,但是班级其他同学还在等我的处理结果呢。如果草草了事,他们肯定觉得打架也不过如此,没关系。如果严重地处分这个同学,又好像有点不近人情,毕竟他已经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

想了半天,我决定还是进行一次“心与心的沟通,曲线救班”。那一天晚自修结束后,我没有放他们回寝室,而是把他们留在教室,我以一个问句“你们一定很奇怪,平时要求严格的我,一点小事也会被骂,今天这么大的事我居然这么平静,轻声细语?那是因为我已经无话可说,彻底无语……”开场,以我和多数男生的泪流满面收场。我把埋藏在心里从未和任何人说的话、委屈向他们一一倾诉,当我说及我儿子连做梦都在问妈妈今天上不上小班(我儿子把我晚上来学校称为上小班),我看到他们流泪了,我说我所有的付出不为任何名利,只为了你们走出去时能昂首挺胸,但是一个班无论学习或是五项竞赛再好,如果不团结,只会让别人笑话。我问他们能否保证以后再也不会打架?他们一致响亮地回答我:“能!”然后,我就放他们回去了。第二天早上,我七点十分左右去寝室,破天荒,第一次所有的同学已经起床并且打扫完卫生。那一刻,我知道我赢得了他们的心,我明白了“以曲取直,以退为进”的道理。

在太极拳里主要以接招为主,主动出招的较少。当对方向你主动出招时,太极拳手往往是顺着对方的“招式”,把对方牵引过来,并借着对方的力量,再顺势推出去,这样可力敌千钧,这“牵、推”的结合,实质是以退为进战术的巧妙运用。对有些较为严重的事件,来点反向思维,准备听你骂时,反而找个其他事情表扬他;准备看你暴跳如雷时反而见你静如止水;准备接受你的处罚时反而被你派遣干点事。当学生做错事时,恰好被你看见,如果当场批评,会让他很难接受,不如旁敲侧击,给他一些暗示。

四、小结

生活作为情感的载体,也必然是情感的源泉,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止一次地强调“教育生成”,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怎么“生成呢”?这当然需要我们不折不扣地去实践,需要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的无限智慧,充分利用各种育人理念,博百家之长,为己所用。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我们不仅要以法治班,更要以柔克刚,以情动人。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李镇西班级管理日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09.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2-04.

[3]丁榕.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9.

[4]万玮.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作者单位 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