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系统。它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作业设计理念,促使我们对数学作业有了新的定位。新课程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应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
一、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尊重差异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可我们的教学却往往表现在整齐划一,课外作业尤其明显。一样的作业内容,一样的要求,使差生越来越差,优生得不到发展。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在作业布置上因材施教。建立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如,在学了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供学生自选完成。
一星级:6.3×72+6.3×28 (25+2.5)×4
二星级:7.9×99+7.9 7.5×10.1
五星级:7.4×3.4+7.4×7.6-7.4 8.4×7.2+0.84×28
二、设计“自创性”作业,体验作业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仅以文字、算式为主要形式的作业,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惯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设计新颖独特且能培养多种能力,学生又乐于做的作业已是大势所趋。因此,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我们可以尝试将一些枯燥的知识融入各种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创编作业,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同时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可让学生设计图文并茂的“数学手抄报”或撰写数学日记。
三、设计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作业,提升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日益喜欢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并渴望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我们可以改变原来作业本的单一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及自我矫正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建立纠错本,要求他们每天把做错的题目收集到这个本上,把错题与该题的订正题都写上,还要写明错的原因。教师还要不定期地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分析、归纳,寻找共性问题。
四、设计“实践性”作业,加强实践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么,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
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在新课程引领下的学生正用他们的智慧描绘出一道绚丽多彩的作业风景线。作为教师,应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实践运用中张开智慧的翅膀,使数学课外作业成为他们放飞潜能的天空,从而赋予数学课外作业生命的色彩。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临清市青年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