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巧设疑

2012-12-29 00:00:00刘婧
新课程·上旬 2012年10期

摘 要: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设疑要贴近生活,激发兴趣,要有层次性,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适时,要注重反馈。

关键词:设疑;问题;思维

高中生的独立意识和自学意识逐步增强,他们渴望自己探索数学奥秘,排斥以往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已经不能停留在给出原理、演示几个例题上,而是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数学思维。

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发展呢?宋·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家也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设疑是指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有意识地创设疑问,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教学中可利用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使学生有兴趣,有动力,自主地去学习。教师于恰当处设疑,循循善诱,化整为零,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如果方式不对,反而事与愿违,因此,如何设疑也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设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疑要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要想设疑能击中学生的好奇心,其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最好是能直接参与其中的,而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的设疑是无法做到的。我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在给出公式及其推导前,先引入一个借钱的故事: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富人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提出如下条件:在30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万元,第二天借给穷人2万元,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前一天多1万。但借钱第一天,穷人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是前一天的两倍,30天后互不相欠。我让在座的同学帮穷人出出主意,到底能否向富人借钱?这个故事把学生自己拉了进去,他们很有兴趣,纷纷出谋划策,大多数学生觉得很合算,但也有一些谨慎的学生觉得富人不会这么好心,事情一定不简单,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迫切地想进一步知道结论是什么,所以特别想知道计算的方法是什么。于是我就很顺利地导入了“等比数列的求和”的新课,大家听起来格外起劲,效果也非常显著。

二、设疑要有层次性

教师设疑要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循序渐进,层层设疑,对有些重、难点设置富有启发性、疑问性、由浅入深的问题,诱导学生步步深入,拾级而上。我在讲解双曲线的定义时,得出“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以后,再通过演示实验,对学生进行启发,提问学生思考:动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要满足什么条件?当学生得出结论“||PF1|-|PF2||是常数(<2c)”后,再将条件进行如下改变让学生思考:将小于改成等于或大于,其动点轨迹是什么?将绝对值去掉,其结果又如何?将常数改为0,其余不变,其动点轨迹是什么?将括号中的内容去掉,应如何讨论?使学生对于双曲线定义层层深入,对绝对值常数小于2c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三、设疑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里的“面向全体学生”不是指向全体学生提问,然后集体回答这种形式,而是指提问要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例如,在新知识探究中的设疑可以让优生来尝试回答,以激发其探索新知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新知识使用中的设疑可以让中等生回答,使其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中得到锻炼。在新知识巩固阶段的设疑可以让后进生回答,以检查其学习情况。让课堂中的设疑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得到进步。

四、设疑要适时

教师设疑要善于把握时机,把“疑”设在点子上,设在“节骨眼”上。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和注意力集中的时候设疑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并产生克服困难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和动力。

五、设疑要重视反馈

设疑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设疑的关键还是要能“导思”,真正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果只管提问,不管效果如何,那么设计再好的问题都会大打折扣。面向集体的提问,例如“对不对”“懂不懂”之类,往往会引起全班热烈的回应,但这也可能只是表象,部分学生只是随声附和,真正有没有弄明白还是另一回事。倒不如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选择适当的学生个别回答。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教师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设疑,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提出合适的问题使学生在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发展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吴也显.教学论新编[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9).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