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水利博物馆”的奥秘

2012-12-29 00:00:00倪舜
新课程·上旬 2012年10期

一、背景

课堂教学是实施育人价值的主渠道,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育人目标之一:通过学习中外优秀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使学生感悟历史人物对真理和正义的执著追求和精神风貌,进而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更需要我们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内容,开发课程,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形象的史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润物细无生”地达成育人目标。

本案例是我参加上海市崇明县“主动有效课堂人人练武活动”的一次教学实践,来自于我在执教《生产技术的进步》(历史七年级第一学期第6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二、教学过程

师:据2011年4月5日新华社报道,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今日上午在这座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的千年古堰的渠首隆重举行。今年,延续千年的放水习俗恰逢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三周年到来,因此,今年的清明放水节将成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届放水节。那么为何称都江堰为水利博物馆?既然是水利博物馆,那为何又是“活”的呢?放水节的意义又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先看一段视频材料,再来探寻都江堰的奥秘吧!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片段《李冰与都江堰》(3分42秒)后就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已掌握的材料、自己的知识积累、同伴间交流的信息来谈谈你的看法,发表观点,希望大家各抒己见。

生1:都江堰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是因为它选点合理、配套工程严密完整、造价低、功效大,更主要的是它功能齐全,既可防洪又可灌溉,还有利于航运。都江堰的修筑遵循“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原理,就地取材,完成了三大工程,即调节水流的“鱼嘴”分流工程,控制流量的“宝瓶口”引水工程及泄洪排沙的“飞沙堰”工程。所以我认为都江堰完全称得上是一个水利博物馆。

(学生掌声)

师:从同学们的掌声中可以感受到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很精彩,他从都江堰的选址、构造原理、功能谈了都江堰誉为“水利博物馆”的原因,大家可以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2:我想补充一点,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世界级的水利博物馆,是水利工程的鼻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学生掌声)

师:这位同学补充得很好,我国的治水,从鲧开始,采取的是堵塞的办法,亦即筑坝拦水。鲧的儿子禹,采取的是疏导的办法,其主要目的都是防洪。防洪固然可以保住人的生命及其财产,但防洪主要还是对水害的躲避而已,并不能将水害变成水利,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借助了江河出山口的特殊地形和水脉水势,确实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创举。刚才同学们对于“水利博物馆”这个关键词进行了解读,一般来说,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存放的场所,是凝固的历史,那既然都江堰被誉为“水利博物馆”,为什么又说它是“活”的呢?这是否矛盾?

生3:这并不矛盾,都江堰水利工程虽然于2000多年前修建,但至今还在沿用,仍发挥其功能,活脱脱一个“活化石”似的水利工程之样本。

生4:我赞同他的观点,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水利工程没有受到损坏。我表哥参加了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工作,我听他讲,据他实地考察,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只是“鱼嘴”裂开了一道缝,其他都没有影响,这对于当今的许多豆腐渣工程是绝妙的讽刺,给了他们活生生的一记耳光!

(学生笑声)

生5: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一下我的看法,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在李冰父子支持下修建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纪念他们的功德,老百姓修筑了二王庙,供奉他们,他们的事迹代代相传,李冰父子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所以都江堰水利工程永远是活的!

(学生掌声)

师:这位同学讲得太好了!传说旧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二郎神生日,后两日为李冰生日。因此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四川人民不辞艰辛跋涉,扶老携幼,带着祭品,来庙祭祀,每日多达万人以上。

生6:老师,我也想补充一下,都江堰自创建以来就由李冰确立了一年一度、从不间断的岁修制度。岁修是都江堰的创造,并在历代岁修中形成了“深淘滩,低作堰等准则。无需官方督促,民间也会自发从事岁修活动,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千百年来岁修制度的坚持,说明治水观念的深入人心,代代相传,也使都江堰延续至今,充满活力。

(学生掌声)

生7: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一年一度的放水节是不是在岁修以后进行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来进行解答一下?

生8:岁修一般都在冬季枯水时期进行,岁修完成,春季播种也要开始了,4月5日清明节进行放水,应该比较适合。还有,我想于4月5日清明举办放水节,更多的是为了纪念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吧!

(学生掌声)

师:让我们再次为这位同学非常精彩的回答进行鼓掌!(学生掌声)

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使蜀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从此,蜀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李冰父子造福于百姓、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得到了人们广泛、长期的拥戴、纪念,千百年来永世不竭。人生一世,还有什么比得到人们出自内心的褒奖更可贵的呢?人生的价值莫过于此!

三、反思

学生在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农耕的形成》中已学习了鲧和大禹治水的事迹,已初步感受到了兴修水利对农耕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都江堰是世界上修筑最早且至今仍在发挥重要灌溉作用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体现历史学科育人价值极好的素材。都江堰是古代人民以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造福人类为前提的,以对江河水性之利害和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并加以利用而创建的,李冰父子的业绩功在千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都江堰的修筑原理和思想,我和学生一起探究都江堰被誉为“活的水利博物馆”的奥秘。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比较复杂,我并不急于让学生作出回答,通过研究教材内容,并补充文字材料和影视材料,尤其影视材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再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归纳、发表观点、质疑等活动,共同感悟。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认识到古人勇于开拓创新、战胜和合理利用自然的智慧与勇气,感悟到李冰父子的不朽业绩,育人目标水到渠成。

都江堰我曾去过两次,分别在汶川大地震震前和震后,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把我的所见所闻、拍摄的照片等资料提供给学生,否则,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 上海市崇明县正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