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中指出,公共基础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同时,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要利用专业知识和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健全的心理智能,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和职业意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顺应中职课改要求,更新教育理念
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功能:一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知识,二是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教育要授艺,更要授德。我们要抓好德育的主阵地——课堂,要抓好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理念,提倡“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二、教师言传身教,营造德育氛围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内心里崇高的道德。作为教师,不仅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去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关心上进者,扶持落后者,永远拥有一颗诚挚而火热的童心,永远葆有一双公正而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信赖你、亲近你,深深地被你的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故而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关系、畅通的交流渠道,善于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乐于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他们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得到智力和品德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三、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进行德育渗透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教材应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桥梁。因此,教师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课程的德育功能。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科特点,捕捉教育契机,挖掘出蕴藏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利用教材德育资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真正把德育落到实处。
1.“低头走进来,昂首走出去”,重塑自信品质
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大多成绩不佳,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再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偏见的形势,一些中职生认为,自己与同龄人比较,未来似乎比较渺茫,因此,中职生大多存在自信心缺失的突出问题。而自信心是一个优秀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并且是为学生创造价值和实现学生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我在教授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的课文You can all be clever kids时,介绍了课文主题——多元智能理论,我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一句话:“For each child comes into the world with some talents...” 引导学生找出自身的优点,有的学生说自己记单词快,有的说自己喜欢写作,有的说自己擅长朗读……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优点,有发展的潜能。我还引用了全国杰出校长王亮伟先生的一句话:“低头走进来,昂首走出去。”鼓励学生重塑自信品质,学生纷纷表示要树立信心,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
2.进行挫折教育,提高情商指数
“一个人的事业成就,20%取决于他的智商,80%取决于他的情
商。”正视挫折,是培养中职生情商的必经之路。有些学生进了职校后,学习兴趣不浓厚,再加上有些专业课程较难掌握,经过几次考试不及格的打击后,有些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目标。针对这种现象,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课文中Jay Chou讲述了流行巨星周杰伦的成功之路。我对学生说,中考失利使我们遭受打击,而进入职校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像高职预备班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三年后我们照样可以参加高考,我们依然可以和普高学生进行竞争,到时候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我引导学生推出周杰伦成功的公式:Success = Talent + Effort + Opportunity,学生从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渐渐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学习缺少奋斗目标,抗挫能力差,容易被失败打倒,没有持久学习的毅力等等。思想上的问题解决以后,学生纷纷开始了实际行动,给自己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学习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3.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培养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每个学期都会为学生安排两到四周的实习,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我们要配合专业课程,树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思想,挖掘德育契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我今年担任机电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在学生实习之前,就给学生补充了相关专业的英语词汇,如机电专业“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直流电机“DC motor”,交流电机“AC motor”等,学生很感兴趣。我了解到在学生实习期间,实习老师要求学生看图纸按要求完成产品,有的学生不怕脏、不怕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有的学生怕苦怕累,偷懒不认真,上交的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于是,我把一些不合格的作品带到课堂上并把“质量”的英文单词“quality”写到了黑板上,问学生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靠的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说是高质量的产品。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一个企业要想有高质量的产品就必须要求员工有高度的质量意识,保证每个产品都要最优秀。通过这次质量教育,学生懂得了“质量第一”的含义,培养了良好的质量意识和职业素养。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课改大背景下,我们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科特点,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陈成国.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德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