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课堂上,教师讲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学生却越发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解放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这台戏中充当脚手架的作用,而学生才是这台戏的主角。
关键词:学生主体;学习方法;学习热情
一、现状及意义
一直以来,在课堂上,教师讲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但是,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教师抱怨学生学不会,学生不爱学习。学生也就在这样的“训练”下越发感到学习枯燥乏味,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只能是疲于应付,根本谈不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方法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到做主人的感觉。
在家长开放日的《读书交流会》一课中,我搭好台——设计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充当脚手架,将课堂这台戏放手交给学生去唱。
二、基本教学设计介绍
本节课的教学分成四个部分:火眼金睛识真相、大大方方秀出来、绘声绘色荐好书、七嘴八舌谈收获。
课前,每人先在随笔上写一篇对最有感触的书的读后感,然后以宿舍为单位交流讨论读书体会,推选一名阅读之星并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推荐一本好书,最后全宿舍共同完成读书汇报卡。挑选有表演相声才能的两个同学表演相声:《懂文学和爱名著》。在排练过程中提醒学生在抓住表达的中心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表达习惯来演绎。挑选两名主持人并培训。学生按宿舍分小组坐。绘声绘色荐好书环节,宿舍成员集体登台展示宿舍成果。
三、一些做法及反思
在“不会说话或说不清楚话的学生不算是学好语文的学生”理念的指导下,各个环节都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为了让学生敢说、说好,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创造和捕捉说话机会,让学生多说。在说后多鼓励,不嘲笑,让他们愿动口、敢动口、会动口。特意为学生搭一些话架子。例如,在“七嘴八舌谈收获”这个环节,我用了“今天我收获了……今后我决定……”的话架子,给学生在思考和谈收获的过程中指明了方向。
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生有关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动起来。
教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动起来。发现学习的过程一般是:教师创设一定情境,使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产生疑惑或矛盾,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提出假设,学生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如有不同看法,可以展开辩论,对问题做出结论。例如,在本节课中,首先让学生表演相声,接着让学生思考,发现相声中的错误,最后提出我们到底该怎么读书?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学习的过程。
教学生合作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动起来。每个学生之间既有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又有性格、习惯、情感、心理方面的差异。其实,小组合作并不单是形式上的合作,还是学生心理、情感、认知的投入合作。我按照“组内异质”的原则,鉴于每个宿舍成员都有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决定以宿舍为单位,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本节课前,选定每个宿舍内的负责人,召集负责人会议,指出组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要有正确的合作方法,要注意“点”“面”结合。“点”即指要发挥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强者的带头作用,鼓励他们积极思维,与同伴大胆交流。“面”即要照顾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在此过程中,召集每个宿舍成员,教予他们合作技能:即听的技能(细心认真听别人讲)、说的技能(不急于反驳,认同后再提出意见)、交往技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学生学会这些合作方法,尽可能地在安排的合作活动中主动地活动起来。
教学生动手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动起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动手动脑,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将具体形象作为抽象思维的支柱,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比如,在“大大方方”秀出来这个环节,每个宿舍动手将自己推荐的书名、推荐理由写在卡纸上。
还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习,可以一改过去教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底下昏昏欲睡的局面,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搭好台,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放心地让学生去演好课堂这台戏。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管锡基,裴锦亮.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J].教育文摘周报,2002-08-21.
[2]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
(作者单位 广东佛山南海石门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