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休息时间,办公室里静悄悄的。我隐约听到办公室门口有两个女生在低声地推让:“进去吧,进去吧。”“你先进去吧。”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初三(2)班的两个女生。我问:“进来,有什么事?”两个女生走到我面前,一个脸涨得通红,另一个低声对我说:“老师,她这次考试只得了59分,能不能……加一分,让她及格啊?”
我拿过试卷,仔细看了一遍每一题的解答后,坚定地说:“这怎么行,从你的解答来看,实在没有理由再加一分。这又不是菜市场,还要讨价还价!”我把试卷还给了她们。
“老师,……求求你,……加一分吧,就一分……”那个脸涨得通红的女生小声央求:“我下一次,一定考及格……行吗?”
“那对其他同学不公平,你们回去吧。”我坚定地说。
她们极不情愿地走出了办公室,互相埋怨着。
看着她们极其低落的情绪,我心里微微一动。其实,这两个学生平时学习一直很认真,各方面表现也都不错,我应该可以借用这一分的力量,激励她们更加努力地学习物理。
我考虑了一会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当天下午的物理课上,我对全班同学说:“为了鼓励同学们认真学习,从今天起,凡是考过的试卷上的题目,同学们只要能自己认真订正,或者能提出独到见解,我将酌情加分。”
听到有这样的“好事”,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叽叽喳喳地讨论个不停,那两个女生也会意地笑了。
果然,这次评讲试卷,学生听课都非常认真。第二天交上来的试卷,订正的题目,明显比以前的质量要高,有的题目,学生还提出了多种解法。我当然为相应的学生加了分。后来的每次检测,我都应用了这个方法鼓励学生。学生都不怎么怕物理考试了。他们不但考前能认真复习,而且考后也能认真对待试卷的订正与评析。学生能自觉找出失败的原因,对一些考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们学校地处远郊,生源不太好,学生的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自律能力也不强……他们在物理课堂上不主动发言,不愿意思考,怕写作业、怕考试,每次测验下来,不及格的比例很大,大家都垂头丧气的,对学好物理更没有信心,对学习物理越来越不感兴趣……对他们,我想方设法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但这次小小的“加分激励”措施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给了我不小的启发。于是,我决定对学生进一步实施分数激励,对平时的分数进行改革。
“分、分,学生的命根”,大凡是学生都很在乎分数,即便是平时不怎么努力的学生,测试时也希望自己的分数能高一些。社会为学校排名次,学校为老师排名次,老师为学生排名次,无不以学生的成绩为前提,分数有着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致它的高低完全可以控制学生、老师、家长的喜怒哀乐。原来,学生的快乐就掌握在老师的手里,给予学生快乐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给他们一点分数,给他们铺一条得分的路,让他们通过努力去得分,得高分,实现他们的目标,获得成就感,体现自身的价值,他们就能如此快乐!
我庆幸自己终于果断地改变了对两个女生加一分的请求,而且巧用分数来激励、影响和带动全体学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真的不敢想象,假如我固执己见,假如她们一直生活在那种没有自信、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的环境中,这将对她们的身心健康,对她们的学习产生多大的影响!给学生分数,对老师来说,是多么简单、多么轻而易举的一个举动,却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以致能改变一个人甚至能改变许多人。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不也在享受快乐吗?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考试唯分数论,我们只能说,这是对教学评价功能认识的偏差。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是可以通过考试分数加以检验的。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可以通过考试得以证明,这些只是教学评价的一个方面。我们更应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诊断教学问题,从而得出反馈信息,教师可了解自己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运用得是否得当,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措施,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方向,增添前进的动力。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育者要理智地对待考试分数,要认识到分数可以反映一定情况,但不反映全部情况,应本着重分数不唯分数的原则,着眼于人的发展,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学习的兴趣及自信心,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从漫长的人生旅途来看,每次的考试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考得好没理由沾沾自喜,考得不好也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应看重学生学习的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改进教学的评价手段,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享受学习,快乐学习,这同样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板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