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这本书,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社会在进步,教育要改革。作为一名教师,面临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要与时俱进,要认识到高新课堂的重要性,要认真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去尝试高效课堂的教学乐趣与效果。现在,我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感想。
一、高效课堂,理念先行
随着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走出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理念是思考和行动的起点,决定着我们的行动方向,新理念下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设计出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导学案,自然就打破了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已开始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我深知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也就是导与学的关系,导占主体地位,要从学生的主体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一个流程。它要求细致化、具体化,要有深度、广度、梯度和角度,从而引导学生走进一个轻松、愉悦而又充满学习气氛的课堂。
二、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E1aUHpGdtSQcnASheQsYl4QL7/SIN1uDc4Cq1VGeSno=的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在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后,逐步把预习活动放到课外进行。但教师更要严格进行预习作业的检查,使预习活动切实落实,养成习惯。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在脑海中有一个粗线条的轮廓,导学案分为导案和学案,教师通过导案为学生设计出学案,学生可以按照学案进行预习,他可以通过学案了解学习目标,抓重、难点,为学生更好地交流以及展示能力提供很大的平台,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提高合作意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精心设计预习问题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通过思考和交流能总结出答案。
三、导学案下的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法的指导,在导案的指导下和在学案的引领下,学生一反往日旧的学习模式,走进新理念下的高效课堂,对加强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虽然课堂交给了学生,但是老师要把一节课的问题引领呈现出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组内、组外、全班展示活动后,教师再进行重点点拨。课堂上,按照学案设计的问题提问,学生可以是一问一答,也可以是分组回答等,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教师要充分运用小组合作活动,加快教学的节奏,加强训练密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调动积极性。
总之,教学已经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帮助学生通过更有效的正确方法去自己悟道、解惑、得道,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把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有意无意地传授给学生。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朝鲜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