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改革,于是越来越多的模式被人追捧。有人开始抱怨:“现在的历史课越上越没意思!”不可否认,处在课堂改革的转型期的确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拿历史课来说,没有了老师讲述,其生动性和趣味性可能会大打折扣。但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到,故事不是历史,历史也不是故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学科的任务一要普及基本的历史常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二要在此基础上培养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故事带来的兴趣往往是浅层次的,而真正的兴趣是思考、体验带来的快乐。所以,我认为历史教师首先就是要让教材文本鲜活起来,让课堂“凸”起来,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体验和感受。
要使历史课堂有立体感,教师要反复熟悉教材文本,挖掘出文本的内在联系,建立符合学生认知的“立体架构”。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共有“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三个子目,教材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我认为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课堂往往平铺直叙。于是我把北京人当作重点,先行组织学习,在引导学生简单归纳出距今年代、模样、工具、火和群居状态几个要素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想想如果把北京人生活的年代作为一个点,向前拉一百万年,人类会是什么状态?他们应该比北京人进步?还是落后?如果向后推几十万年,人类又将会怎样了呢?同学们兴趣高涨,因势利导,学生自由组成两个小组,积极投入“元谋人”和“山顶洞人”的学习中。这样一拉一推,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人是古猿长期同大自然斗争过程中一步一步进化来的,而且又有了明晰的时空感。这样,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这样的兴趣也才是真正的兴趣吧!
要使课堂有立体感,不走寻常路,老师要敢于利用自己的储备,对文本进行颠覆性的设计,让学生耳目一新。比如,在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一课,内容安排“‘自强’与‘求富’”和“洋务运动的评价”两块。原来循规蹈矩地学习,学生总提不起精神。于是我先让学生了解文本,然后鉴于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李鸿章为核心,选取了洋务运动兴起、过程和结束后的三段材料,呈现给学生。通过对李鸿章的熟悉,让学生认识了洋务运动的过程、结果和失败。这样一节课围绕一个人物,既丰满了这个历史人物,更通过他的遭遇反观洋务运动这一事件,就立体地呈现出历史事件,比呆板地按照时间、内容、结果和评价进行教学来得更加鲜活生动,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要使课堂有立体感,教师要善于发掘文本中的“丰富点”,充实内容。比如,九年级上册《经济大危机》一课,教材内容有“‘繁荣’及其崩溃”“罗斯福新政”两部分。1924—1929年的相对稳定和新政的措施不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罗斯福总统本人的奇特经历和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是很有意义的,是本课的一个“丰富点”,所以在学生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也是为了突出新政的特点,我选取两段话把胡佛总统和罗斯福总统进行对比。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新政及其意义。
历史虽然是过去式,面目严肃,但历史课堂完全可以宁静而丰富,生动而深刻,只要我们抱定利用文本而不是教授文本,解读文本而不是泛读文本,用心设计,学生就一定会快乐而大有收获的。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高新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