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20余年,学生屡教屡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老师和学生。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两方面。一方面,学生基础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上课不专心,课后不能认真完成作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有的学生即使上课较认真,但课后不能温故而知新。有的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也不肯钻研。有部分学困生更是纯粹抄袭别人的作业。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能更新,仍然停留在原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不能把课堂真正留给学生。陈旧的思想不能更新,老觉得自己讲了学生就懂了,不能深入到学生中,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只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比如,学习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时,老师强调了运用此定理时不仅要写角平分线,而且要写垂直,才能得到距离相等。但学生往往只写角平分线。又如尺规作图时,不写作法,但一定要强调你所做的图是什么等等,此类问题确实是我们应该值得思考的。针对屡教屡犯的问题,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一、从学生入手
1 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和研究中去,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去寻找知识的形成过程,找到学习的乐趣。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学习、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做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审题、分析题意,解题时特别要规范解题的过程,避免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
3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好习惯。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反应快、基础好,一看题,不假思索动笔就做,一做就错。所以要求学生要认真思考、认真计算、认真作答,避免屡教屡犯的现象发生。
二、从教师自身入手
1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教法,认真备课,备本节课的疑点,备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2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真正留给学生,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要让学生多提出问题、多研究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及时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作业要做不同类型的评语。例如:真棒、相信你能行等激励性的评语。对学生常出现的错误要求学生归类,做好笔记,避免屡教屡犯的现象发生。
4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精心挑选,因为学生个体差异不同,必要时作业的布置要分层次,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5 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耐心细致的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纠错的办法,对特殊的学生要个别辅导,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情况,关心他们,关爱他们,使他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总之,当我们发现学生出现屡教屡犯的问题时,要以一颗平常的心,宽容的心去对待。一位哲学家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朵,不论其美丑。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作为教师不论学生是好是差,我们都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得到很好的发展,成为国家的栋梁。
(作者单位山西省灵石县南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