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专学校计算机专業是以培养学生的专業技能为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职業素养。
关键词:培养;能力;责任感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计算机应用专業(软件技术方向)的一门主干专業课程,在专業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网站建立、管理、发布技术;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培养中职计算机专業学生成为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的技术人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我在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業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青少年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针对目前中专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精品赏析,开阔视野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学生除了要掌握具体的网页制作技术,还要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创造来源于灵感,而灵感来源于观察。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精品赏析环节,利用每次上课的前十分钟展示一些主题鲜明、布局合理、色彩漂亮、设计新颖的精美网页,为学生创造观察和思考的机会,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有助于他们设计出优秀的网页作品。
2 激发兴趣,唤醒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快乐自主的学习。上课时我会准备一些学生的网页作品,然后请学生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在学生的头脑中先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产生了做个站点的想法,再在老师的帮助下梳理成一个比较成型的站点框架,接下来就是:怎么做网页?用什么工具?有了兴趣,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这一阶段的学习,就比较主动,学习效果也会比较好。
3 多元化评价标准
网页是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想象和创造的自由,不可能像数学题一样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而传统教学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注重结果的标准性而忽略了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我给学生布置任务时,会明确主题,例如:文明城市——大连、圣诞快乐、关爱地球等,然后提出要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素材进行创作。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我不仅关注他们的制作技术,更关注他们的设计创意,鼓励他们设计完成属于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作品。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网页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纸上谈兵发现不了问题。在教学中我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来构思完成自己的作品。但是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不同的,同样的任务不同的学生完成的情况也不相同,对此我采用分层次教学。每次布置任务都分几个阶段,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既不能让能力差的学生完不成任务,也不能让能力强的学生无所事事。
三、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多数的工作都需要大家合作来完成,团队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驱动力。而我们的学生独立意识太强,太自我,沟通协调能力较差,这显然不适合未来的工作。在综合实训中我采取项目教学法,将学生分组,在自愿的基础上强弱搭配,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老师布置完任务后,组长负责分配协调,并负责对作品进行最后说明。全体同学对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并评出“我最喜欢的作品”,老师给获奖的小组全体成员颁奖。以组为单位完成作品,当组员的意见不统一时,就需要相互沟通协调,最后达成一致。当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时,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成为学生的动力。不论结果如何,学生最后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四、培养学生的职業责任感
所谓责任感,就是正确地认识个人在角色上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责任的一种内心信念和意志。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职業责任感简单来说就是对岗位和工作的一种态度。我们的学生大多正处于十六七岁的年龄,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思维活跃、容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但是也正因为年轻,所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業责任感。比如:在模拟实训中,当我布置任务时会有意增加难度,并要求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压力之下,会有人想要放弃,这时我会及时给他们鼓劲,帮助他们渡过困难期,坚持完成任务。这样不仅使同学们提前感受到了工作中的压力,而且增加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职業责任感。
一个人,学识很重要,但是能力更重要。一个负责任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