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建模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2012-12-29 00:00:00赵春雨赵东
新课程·上旬 2012年2期


  摘要: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数学建模意识无疑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模型方法;数学建模意识;创新思维
  中学数学教学是一种“目标教学”。一方面,我们一直想教给学生有用的数学;另一方面,我们的“类型+方法”的教学方式的确是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学生一旦碰到陌生的题型或者联系实际的问题却又不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它,没有起码的数学思维,由此看来,中学数学教与学的矛盾显得特别尖锐。
  加强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正是在这种教学现状下提出来的,因为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考虑和处理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造就一代具有探索新知识,新方法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新人。
  一、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意识
  著名数学家怀特海曾说:“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举个简单的例子,二次函数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很多数学问题甚至实际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而通过对问题数学化,模型构建,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具体地讲,数学模型方法的操作程序大致上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必须首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把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这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综合、类比能力。
  二、构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途径
  1 为了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中学数学教师应首先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识。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更意味着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
  2 数学建模教学还应与现行教材结合起来研究。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如讲立体几何时可引入正方体模型或长方体模型把相关问题放入到这些模型中来解决等。
  3 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由于数学是学生学习其他自然科学以至社会科学的工具,而且其他学科与数学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呼应,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其他学科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
  4 在教学中还要结合专题讨论与建模法研究。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建模专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自己选择实际问题进行建模练习,从而让学生尝到数学建模成功的“甜”和难于解决的“苦”,借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积累经验。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与素质教学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光凭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我们相信,在开展“目标教学”的同时,大力渗透“建模教学”必将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条新路,也必将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创造型”人才提供一个全新的舞台。
  (作者单位吉林省孤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