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体育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探析

2012-12-29 00:00:00周波
新课程·上旬 2012年2期


  体育新课程实践中认真地研究、准确地把握不同的学习方式的实质及其适用范围和条件,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使各种体育学习方式更合理、更科学,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值得一线教师全面、深入地进行学习与探讨。
  一、体育学习方式的解读
  1 体育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完成体育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2 学习方式一般可分为接受式学习方式和发现式学习方式。接受学习对于获取一些基础性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发现学习对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学生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教学实际上看,接受学习方式和发现学习方式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它们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全面把握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 学习方式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学习过程中指导者指导的个别化程度,可以分为个别学习和团体学习两种方式;根据学习过程分为直接学习(也可以称为体验学习、实践学习)与间接学习两种学习方式。
  二、体育学习方法的解读
  1 体育学习方法是体育教学中学生为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实现体育学习目标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过程中所采取的基本活动方式。
  2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自己去探索、去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注重学习方法的运用策略,提高运用学习方法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学习有效性,引导学生尝试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更好地提升学练有效性。
  三、区别与联系
  1 区别。学习方式是学生一贯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实现目标或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所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学习方式中每一特定的步骤就是学习方法。学习倾向性更多地是指心理方面的内容,包括学习动机、态度、坚持性及对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的偏爱。可见,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的概念,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它还掺入学习意识,、态度倾向和习惯,学习方法是学习方式的基本组成单位,并非单纯指向行为操作。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效益,需要我们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认真对待研究、准确地把握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实质及其适用范围和条件。既要重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研究,更要注重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探索,充分发挥每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长处,最大限度避免或克服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使每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利用更合理、更科学、更实效。
  2 联系。与学习方法相比,学习方式的内涵更加具体,更加丰富,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学习方法则是更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它不仅是“取向”,而且是朝某个方向行动的“做法”。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新旧学习方式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新旧学习方法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教学实践中只有充分融合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点,充分整合各种学习方法的长处,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