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语言的学习、思想的传达、文化的继承、文明的创造,这些都要通过阅读来实现。而现在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以下误区,如:目的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过程简单化,即教师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富于个性的认知过程;教法单一,教师往往拘于课文、局限课堂、偏重考试。鉴于以上误区,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具体方法。
一、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发挥想象,领悟内涵
文章的作者与我们的学生相比,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时代,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并领悟内涵。
如学习《陈情表》中,李密推辞晋武帝的一次次官位越来越高的征召,为什么不肯出仕做晋朝的官员呢?说自己的祖母年事已高,无人照料当然是事实,可是仅此而已了吗?如何透过这情深意切的语言,领悟作者难以言传的复杂心理和情感呢?只有走进那个时代,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受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课堂上我问学生:你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情感吗?有的说,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有的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的说,忠臣不事二主。接着问作为亡国臣子的李密非但不敢明目张胆对抗,还得委婉地说明推辞理由,解除新王朝皇帝的猜疑,你能想象一下李密此时的心情吗?侍奉祖母的骨肉之情、对已经灭亡的蜀国的怀旧之情、对新王朝的疑虑之情和对新王朝皇帝征辟的惶惑之情,都搅和在了一起,使他进退维谷,无所适从。这样就理清文章的一条基本的情感线索,这就是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竭力让新王朝的皇帝既不至于怀疑自己的忠诚之心,答应自己请求,又能够保全自己的名节乃至生命,不必在蜀国刚刚灭亡不久就去为新王朝效忠。如果不走进那个时代,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么文章的情感内涵就难以理解。
二、与现实生活链接,调动内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链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如学习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一文,分析完鞋匠格斯拉的形象后,我问学生:“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有‘格斯拉’样的人,你欣赏他们吗?”有的说格斯拉太固执了,他要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插手,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用最好的皮子。有的说格拉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如在对待靴子问题上,他比顾客还认真;他只注意靴子的品质,不追求时尚;他认为他是懂得靴子的,可是顾客要的是时髦;他只注意靴子的品质第一是经久耐穿,但是顾客也许喜新厌旧。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继续提问:我们不欣赏,可生活中需要这样的人吗?学生联系生活中牛奶里的三聚氰胺,鸭蛋中的苏丹红,长江堤坝中的豆腐渣工程,得出了面对诱惑时恪守职业道德和商业诚信的可贵。
阅读应把学生已有的生活方面的知识、经验、体验、情感唤醒,让其充分融合到对文章的阅读,对文章的理解中,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存在状况,要能把学生阅读与现实生活链接,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联想能力、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激发创新能力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良好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展示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阅读教学形象、生动、具体而直观,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新课改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措施。针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外国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