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累中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2012-12-29 00:00:00徐海舟
新课程·上旬 2012年2期


  目前,小学作文能力不佳是个现实的问题,这不可否认的与教师的作文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生活单调贫乏,作文成了无米之炊;阅读面狭窄,作文营养不良;练笔机会少,对作文陌而生畏等都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有效探索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现就几年来的实践和研究浅谈如下:
  
  一、多经历,多体验——积累生活
  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熟悉世事人情。作文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接触和了解世事人情,虽然不能要求他们“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但总可以给他们的写作提供获取素材的机会。一是节假日让家长能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走亲访友也好,游览名胜古迹也好;二是教师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二、多读,多记——积累语言
  教师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陶冶作家才情。常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长时间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有起色。而多读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国教学的传统经验是“熟读、精思、博览、多作”。其中读是首要的。多读是一种可行的返璞归真的学习方法。至于读什么样的书,不要忽略了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学遗产。在历史长河中,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精妙绝伦的写作艺术,所提供给读者的绝不是一般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全面的精神沐浴,灵魂灌溉。学生如能吸收个中营养,定能使苍白无力的作文变得神采奕奕、生动形象起来。
  三、多写,多练——积累经验
  教师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热情。“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读是基础,写才是目的。只有多写,才会熟能生巧。多练的方式方法很多,一是要上好作文课,精心辅导学生认真写好每一篇必写作文。二是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老师要使学生坚持写日记,促其养成习惯。只要能坚持练笔,久而久之,必有裨益。三是抓好即兴作文。四是抓好随文练笔。教师要运用扩写、缩写、仿写、改写、续写等形式引导学生练笔。
  四、多积淀。多运用——积累技法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篇章写作技法的感悟、理解和掌握。一是抓怎样写人。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二是抓怎样叙事。要求小学生把事情说清楚、说明白。三是抓怎样状物。具体做到言之有物,即作文要写出物体的形状、颜色、结构、现象、景象、用途、意义等,最主要的是写出物体的特征;言之有,序,即状物时要条理清楚,有详有略,写作顺序和观察顺序一致;言之有理,即围绕中心思想来描述,同时,要写出作者的真实感受。
  (作者单位 吉林省集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分享与交流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袁翠英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如举止文明、礼貌待人,与同学友好相处,做这样的学生家长夸奖,老师赞扬,同学喜欢,自己也会心情舒畅。行为恶劣、出言不逊,与同学横眉冷对,既伤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其实,这完全于是否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好的行为习惯,受益终身。所以,今天就与大家交流分享让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一、以身作则。示范引领
  学生习惯的好坏,教师本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挑起教书还有育人的重担,认真探索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把教书育人放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工作。在向学生播撒知识种子的同时,也要播撒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
  小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纪观形成的阶段,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是最佳时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教师的一切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的仪态、风度、言谈、举止,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身就应该是这种人,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教师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引领者,如,我校在每周的周一升旗仪式上,我们全体教师都向学生做表率,站直向国旗行注目礼,学生也会像我们一样规范,要求学生不说话的地方我们教师从不与他人耳语,这样时间长了,对学生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运用实践。养成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所教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比如,课前对学生渗透要有预习的良好习惯,课后对学生渗透复习的习惯,回家后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习惯,课堂上,学会倾听的习惯,运用各种方法读书的习惯,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大胆发言的习惯,与小组同学探究、讨论的习惯等。
  三、创设条件。进行渗透
  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教师引领学生到实践中去,教师通过实践活动的各种途径给学生创造养成行为良好习惯的条件。
  如,学校利用国庆节开展校园的活动,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的纪实片《开国大典》,学生在观看影片中看到开国大典的盛况过程。学生能够感到祖国的强盛和伟大,然后,再让学生写出观后的体会,这样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就会渗透到实践中,贯穿到行为中。还有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等,利用这样的节日开展各种各样的有特色的活动,对学生渗透了各种思想教育,在活动中渗透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发展。
  四、家校联合。达成共识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主动地和家长建立和谐的沟通意识,通过家访、家长会,通电话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长的教育,学校要在开家长会或者家访的时候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让孩子在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孩子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踢毽子、下象棋、做有意义的游戏;多阅读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书;多看一些长知识的电视剧、动画片、动物世界等节目。在学校里,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使家校联合,达成共识,防止学生坏习惯的发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继续深化行为养成教育,让小学生的养成行为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家校起到共同教育学生,相信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加强监督,不断强化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不断地强化,不断加强监督,通过对他们的强化监督,必将取得较好的效果。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繁重的、漫长的过程,不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要通过长期的监督、教育、实践、加强,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逐渐地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去遵守,如果再经过继续的监督、强化,学生就会自觉地达到遵守的习惯。
  昨日的习惯造就了今日的行为,今日的行为决定了明天的成长。让我们从今日抓起,教育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言行一致、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家长夸奖、老师赞扬、同学喜欢、自己阳光的好学生吧!
  
  (作者单位吉林省安图县小沙河中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