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孩子们创设和谐愉快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堂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快乐学习;情感交流;和谐愉快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欢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得到发展。
一、和谐愉快的课堂为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快乐的气氛
学生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常产生于对教师的喜欢。常因喜欢老师而愿意参加美术活动,因为喜欢老师而变得守纪律和听话,他们愿意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中,微笑可以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自由活动的课堂上,教师的姿势和动作更不拘形式,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一对一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通常更喜欢接触,它胜于口头或目光的交流。教师的举止若具有吸引力,就容易受到学生欢迎和尊敬,便于学生接近和交流。
二、和谐愉快的课堂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教学中,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质疑,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但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
我在上《希望的田野》一课时,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我们的田野”歌曲,让学生感受那无边的田野、美丽的土地、蓝色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的美感。这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表现田野的背景图,告诉学生:把刚才你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出来,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贴到黑板上的“田野”中。这时学生们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贴在前面。
只有和谐愉快的美术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空间,课堂才会因此而多彩并充满活力。
思想品德课作为现代教育“树人”的重要手段,理应走在各科教育改革的前列。新课程改革以促进人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出发,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达到最佳的教和高效的学,顺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实“和谐”是理顺关系,高效是提高手段,两者互为依托,密不可分。然而,如何将“和谐高效”落实到实处,构建和谐高效的思想品课堂,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师”与“生”要和谐
传统教育中以“师”为主体,讲究权威和给予。学生是配角,是观众,不论老师讲什么,学生只有被动的听并必须接受,没有什么和谐可言。这样的教育并不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不能尊重学生学习知识的经验与真情实感,因此也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和潜能,使“书呆子”和“高学低能”者层出不穷。
现代教育明确了师生定位,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尊重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是他们的权利。老师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在学生的发展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形提升自己教学设计和过程,深入研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策略,成为学生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启发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和纪律的监管者,师生定位明确,消除“被动”,自然师生关系就能和谐。
二、“教”与“学”的和谐
新课标一改过去知识的学习“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新的思想品德课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这是符合当代青少年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当然也要求我们教育者注重教与学的和谐,尊重学生自身情感,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以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尊重学生亲自动手和实践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方式要适合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关系的理顺配以正确的教学方法必然形成高效的教育机制。
1 游戏活动,
学生天性爱玩,一提到玩他们就特别高兴。我们的思品课堂也应适应学生的这种天性,巧妙地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去,让孩子在“玩中明理”:如学习“竞争与合作”时,设计这样的活动:抽10名学生,分两组进行比赛。比赛内容:有两个矿泉水瓶子,每个瓶子里有五个拴线的小球,一次只能提出一个小球,每五人一组,同时进行。看哪一组先从瓶中取完小球?看谁第一个取出小球?哪一组做到上面这些谁就取胜。这个游戏使得学生在体会“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良好的合作中才会有双赢”的道理,同时还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2 师生角色互换
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当教师,让他们“过把瘾”,学生教学生,教师参与并及时指导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思品教研活动时,某小学陈老师的课给了我一种新的感受、新的启发。她就是让学生来当教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小老师当得十分投入,表现相当出色。学生也学得十分认真,且思维活跃。学生们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角色互换中,收到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学生活动中不仅学会并掌握了知识,还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3 竞赛活动
竞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竞赛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个人与个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是男生对女生,还可以是老师与学生。课上适当地进行竞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又可以让学生在紧张、刺激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成功。
4 适时激励
遇到难题时,他们的思维经常会出现“卡带”,而他们的畏难心理又会不时地成为其学习上的“拦路虎”。很多学生望题止步,不愿动脑,教学出现冷场。此时,教师除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外,更需要不失时机地运用丰富、幽默的言语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畏难情绪,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大胆交流、大胆验证,拓宽学生的思维,发现思考的乐趣,进而获得“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愿我们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教育关系,追求简单、实用、高效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早日变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成为师生展开学习活动、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理想世界。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开发区第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