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2012-12-29 00:00:00赵强
新课程·上旬 2012年2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既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通过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乐趣,这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使课堂更鲜活生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有效的提高。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举行活动是激活课堂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感兴趣并熟悉的事物,把生活中的数学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结合生活实例组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驱动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是激活课堂的重要环节
  创设自主的课堂,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展现思路和方法,学会怎样学习;能帮助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学生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存在着差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对数学理解方式的差异,教师都应该鼓励,而不是采用一个模式,企图让所有的学生都按同一个模式去理解。为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我常常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不断完善中,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激发学生情感是激活课堂的必备条件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内在美,激发学习热情。教师一环紧扣一环准确而恰当的导语,可使学生在了解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严谨之美;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和数学式子表达的对比和评价,使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规律意义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简洁之美。只有让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使数学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一把钥匙。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现实生活中蕴涵的大量数学信息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合理猜测、寻求证据、做出证明、举出反例、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见解等等。那么,学生在数学课上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参与到探索中去,从而有了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经历。
  总之,铸造新一代的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天职,任重而道远。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善于发掘、开拓、创新,促使学生大胆探索,不断进取,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实实在在的教改之路,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具有生命力!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狼城岗镇太平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