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谈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实验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化学实验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自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实验成功的体验。如何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兴趣,单靠教师完成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充分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开设丰富多彩的能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的课外实验,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和研究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所设计的实验,使学生在兴奋状态下自觉主动地掌握知识,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观察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观察是获得丰富感性知识的基础,是思考的源泉,是学生掌握各种技能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有思维参与的知觉过程,是一种智力活动。观察能力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其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思考,对于强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溶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经过点拨,少数思考能力强的学生就得出正确的答案: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又溶解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教师在做实验前要给学生讲清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在观察完成后,更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理性思考。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效果。
三、激发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探索的浓厚兴趣。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插入趣味知识,能够有效地达到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目的。如在讲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的酒精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
四、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当今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新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兴趣就会厌学,就不会出现灵感,更谈不上思维的创造性。所以,教师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精于设计,巧于结合,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要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探索兴趣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思维表现得非常活跃,兴趣特别浓郁,创造性思维得到启迪,创造才能得到了发挥。
总之,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知识,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入迷”的境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刻意求新的精神,将提高学生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的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从而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