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和关心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就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看,从总体上讲是好的,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已成为当代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乘隙传播,也给一些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就我校来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少数教师的育人观、家长的成才观和学生的价值观存在误区;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一些“德困生”的教育管理亟待研究和改进,这些问题都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普通高中,省一级重点中学。加强高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就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加快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现上述目标,就要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广大学生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一、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
课堂教学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作用,就要制定并实施学科渗透德育的指导意见,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和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教师应积极改变旧的教育方法和形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的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体、音、美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把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改进方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道德教育工作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如积极利用“五一”“元旦”等法定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领袖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七一”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学生的入团、成人宣誓仪式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实践五爱要求,争做四有新人”及“学习成就未来,创业造就人生”等主题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在高中学生中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认真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会,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根据不同学生的认识层次,举办不同的读书班,即每学年开办一期学生干部或学生积极分子参加的少年团校班和学生业余党校班;由某些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所参加的“座谈会”“对话会”“劝学班”等。
三、抓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确定德育内容与要求:对学生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他们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人生坐标。把理论灌输、思想指导同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学生的生活、活动领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贯彻新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基本道德观念、道德知识和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注重养成,注重体验。通过大力加强基本道德教育与实践,培养学生在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等方面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我校政教处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训练,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基本要求和规章制度。这些基本要求和规章制度,汇编成《学生手册》,既便于学生自我约束,又便于教师指导。
四、深入开展阳光心语行动
针对高中学生心理特征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以“关爱生命,自尊自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国防知识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自救教育、健康卫生教育和禁烟禁毒教育,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开展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通过报告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开设“别人的分数一分不要,自己的分数半分不丢”的主题班会,开展“两心”(爱心、责任心)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诚实待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言行一致,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言必信,行必果,勇于承担责任,知错就改。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的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均体现以人为本,环境育人的理念,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不断加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条件建设。如在优美的校园中,竖立着十二座古今中外名人的半身铜像,铜像的座身刻有他们留给世人的名言警句;学校办有《大中报》《大中教科研》《大中文化》《稚鸽》《大中团讯》等校内报刊,学生所学的知识,思想的感受、体验等都可以得到展示;充分挖掘校史中的人本德育资源,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本校的创建者、辛亥革命志士当地教育家陆翰文和一批校友,分别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技术人员等等,是学生仰慕的对象,新中国双烈士——二级战斗英雄徐灵江、人民卫士杨海升是学生熟悉的身边榜样。
总而言之,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要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四项原则,才能提高教育效果,也才谈得上真正地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大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