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作为“三课”活动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教研活动中有声有色地开展。它形式灵活,便于操作,深受广大教师欢迎,也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说教材,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
说教材,主要内容包括:(1)本节课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相互联系;(2)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及其依据;(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依据。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之前认真学习和研究课标、教材和教参,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依据。
二、说教法,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
教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施教方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组织学生学习,怎样打造高效课堂等所采取的方法。教师的教法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等选择教法,并说明选择教法的原因、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及预计达到的效果。其实,教师选择教法也是对自己组织能力的检验。同时,教师还要说出本节课需要的教具,并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具的选择要突出目的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说学法,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效果如何,关键要看学生的学法怎样,因此:教师要思考: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学习基础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等。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提高教师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
教学程序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结构,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环节。教师对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从宏观上构建教学思路
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导入新课,怎样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等,教师在宏观上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思。
2 从整体上把握课堂结构
(1)预习。预习是为打造高效课堂所做的准备。教师要提出预习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对学生预习的方法要进行指导,并让学生作好预习笔记,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2)讨论。在学生自我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一方面解决学生遇到的知识性问题,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3)展示。小组内讨论学习之后,分别让学生展示和讨论预习学习成果,展示的方法灵活多样,以培养学生敢说、愿说、会说的精神和能力。(4)评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评讲。即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先让学生评讲,让其发表各自的见解;二是教师评讲,即教师对学生讲解和回答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进行评价、补充完善。通过评讲,达到知识和方法的升华,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增进了解,加强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5)小结。先让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之后由各小组推荐人选在全班进行小结展示,最后教师再进行补充性小结,对学生的小结进行完善,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6)测评。本节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检测。检测在当堂完成,学生参加测试率要达到100%。对学生的测试要定时定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检测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抽改,并及时进行评讲。对测试的评讲,要让学生先评,教师后评。教师评讲要做到:评审题,评做题技巧,评做题的规范性。普遍问题要重点评,易混易错知识要多角度评,使知识性和方法性有机结合。
3 精心设计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板书设计要体现其在教学中的六大作用,即体现教学意图,突出教学重点,揭示教材思路,强化直观形象,便于集中注意,提高教学效率。板书设计要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概括性、条理性、计划性、规范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教体局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