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高校党组织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通过丰富党务公开形式和载体、规范党务公开程序、完善党务公开保障制度等措施有效推进了党务公开建设,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和倾向,如“一阵风”现象、“两张皮”现象、“三脱节”现象等。要破解实践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理念、动力和制度层面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 高校;党务公开;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04-0034-03
高校作为人才密集、知识创新密集、思想活跃的场所,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具有较高的民主意识。因此,研究高校党务公开现状,分析其中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对于增强高校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推进党务公开的基本做法
在中央印发的《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中,对党务公开进行了明确规定:“党务公开是指党内事务的内容、程序、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按照中央对党务公开的内涵界定,联系高校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实际,当前高校推进党务公开的基本做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进行思想动员,认识党务公开重要意义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目前,高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也只有通过党务公开,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为高校中心工作服务。因此,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开始阶段,高校各级党组织一般通过会议、报告等形式,对广大师生党员进行广泛思想动员,充分认识党务公开的重要性,增强参与和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明确公开内容,丰富党务公开形式和载体
明确党务公开内容,才能有针对性地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党务公开内容主要包含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高校党组织的全局工作,另一个方面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目前,主要的做法是制定党务公开指导目录。该指导目录分为高校党委、二级单位党委、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不同类别。指导目录一共分为三级:一级目录内容为党组织的全局工作和“五大建设”;二级目录对一级目录进行具体界定;三级目录再对二级目录进行详细规定。基层党组织可在目录指导下,明确本组织的党务公开内容。
党务公开主要的方式有会议、文件、栏目告示、网络、新闻媒介等。当前普遍的做法是建立党务公开网站,把基层党组织的党内事务,按照规定进行公开,便于广大师生便捷有效地参与党务公开工作。
(三)规范公开程序,保障党务公开有序推进
党务公开的基本程序主要有:一是制定党务公开目录,对公开内容、公开范围、公开时限、公开方式和责任部门做出具体规定。二是具体实施党务公开工作。各级党组织按照公开目录,把党内事务的内容、程序、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三是收集反馈。各级党组织注意收集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工作和党的建设其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相应反馈。四是归档管理。党组织对收集的意见建议、处理情况、反馈情况等进行详细记载,确保各项工作有备可查,落到实处。
(四)完善党务公开保障制度,推进党务公开长效机制建设
目前,各高校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非常重视党务公开保障制度建设,以制度保障党务公开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当前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形成的一般性保障制度主要有例行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意见建议收集反馈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进一步推进工作中,需要对这些制度进行固化和完善,确保这些制度能够成为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二、高校推进党务公开必须关注的几种倾向
从当前实践看,高校党务公开工作正处于全面推开向深入推进阶段迈进,总体情况良好。如,上海市教委党委在关于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到2011年底,市教委党委所属的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基本实现党务公开的常态化和规范化。但是,党务公开工作作为一个新事物,在推进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出现“一阵风”现象
“一阵风”现象,主要是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认为落实此项工作是一项阶段性“政治任务”,是在“搞活动”,到一定时间节点就会结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用应付了事的心态和方法来开展工作。表现在有的党组织按部就班或者有选择性地完成上级布置的“规定动作”,有的挑选些“细枝末节”进行公开,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只按照党务公开的指导目录,不结合高校实际,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做好做实“自选动作”。结果导致党员群众积极性不高,党务公开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更不用说做到党员群众的心坎上。从而导致开始时“轰轰烈烈”,一定时间后“归于平静”,难以发挥党务公开工作的实际效用。
(二)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出现“两张皮”现象
“两张皮”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上的“两张皮”。有些党组织和党员虽然能够认识到高校党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具体落实工作时,思想上重视不够,总认为基层党组织日常工作重要,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二是党务公开工作与基层党组织日常工作的“两张皮”。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把党务公开工作和基层党组织日常工作人为割裂开来,对党务公开工作的内容、程序、时限、范围、方式等核心内容把握不充分,做党务公开工作技能不熟练,缺乏对党务公开制度、运行机制和规律的深入思考和探索,造成行动上的不适应,使党务公开工作和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相分离。
(三)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出现“三脱节”现象
“三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相脱节。校务公开经过十多年运行,已经形成了一套良好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但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有的党组织没有把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通盘考虑,有时各自为政,有时简单重复,不能做到相辅相成。二是党务公开工作与调动党员积极性相脱节。在党务公开工作中,有些党组织对公开什么、何时公开、如何公开等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也投入很大精力,而有些党员却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对党务公开工作不理解、不关心、不参与,形成了一方“热火朝天”、一方“冷冷清清”的局面。三是党务公开制度与党内其他制度相脱节。在高校党务公开制度建立和健全过程中,容易出现就党务公开制度论党务公开,不注重和党内其他制度之间的统筹协调,没有和其他制度有效关联、衔接和统一,出现党务公开制度与高校党内其他制度“互不理睬”的情况。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党务公开工作的思考
要有效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工作理念、动力和制度至关重要。理念决定的是价值性和目的性问题,动力决定党务公开工作积极性和动力源问题,制度决定党务公开工作科学性和长效性问题。围绕工作理念、动力和制度,提出以下思考:
(一)厘清价值性、明确目的性,转变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理念
一是厘清价值性。在价值哲学中,“依据所满足的需要在主体生存发展中的整体性质和地位”[1],可以把价值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目的是指对一定需要的满足本身,手段则是达到目的所需的条件和过程”。[2]党务公开工作的目的性价值,即在落实党员的各项权利。因此,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理念,核心是要保障和落实党员的各项权利。目前党员民主权利“虚置”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党员“知情权落空”、“参与决定权难落实”、“揭发检举权和监督权难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流于形式”等[3]。推进党务公开,就是要以党员为本,以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和保障为价值取向,使“虚置”的党员权利实在化。
二是明确目的性。党务公开工作既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也不是为了“博得表扬”。它是在目前高校党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从落实党员权利的需要出发,提供平台,拓展渠道,为高校中心工作服务。通过从根本上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为发挥好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提供前提和基础,从而凝聚人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构筑高等教育坚强的生命线。因此,在推进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才能转变思想认识,提高推进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把握互动性、调动积极性,激发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动力
一是促进党务公开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良性互动。党务公开工作不能游离于基层党建工作之外,党务公开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党务公开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同样,只有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才能保证党务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要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首先要从观念层面进行引导,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在问题意识的观念引导下,不断产生推进两者良性互动的内生性动力。其次,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满足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的需求,使党员群众“尝到甜头”,产生进一步参与党务公开工作的愿望和需求,从行为上加以激励,增加两者互动频率,形成推进两者良性互动的持续性助力。最后,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提升党务公开工作科学化水平,形成推进两者良性互动的外生性推力。
二是要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党务公开工作的积极性。高校党组织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不能使党务公开成为相关责任部门对照指导目录进行公开的简单机械工作。首先,高校党组织要积极提升党员群众的参与意识。其中,党支部与党员群众联系最紧密,除了要按照指导目录,对相关党内事务进行公开之外,还要对二级单位党委和学校党委的工作,和党员群众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关注各级各类党务公开。同时,要转变相关责任部门的工作作风,切忌用浮躁和应付的工作态度面对党员群众,这不利于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只能使这项工作流于形式。要切实提高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公开、积极公开的意识,用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带动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其次,高校党组织要搭建有效的参与平台。平台决定了参与党务公开的现实路径选择。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各种平台中,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交互性、即时性、便捷性、匿名性的优势,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而这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继续发挥优势、赢得主动、改变传统的良好契机,因此,高校党组织应积极建立党务公开网,使网络成为公开信息、展示工作、互动交流、反馈建议的有效平台。
(三)强调科学性、注重长效性,完善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制度
一是处理好完善党务公开工作制度与党内其他制度的关系。一方面,党务公开工作制度和党内其他制度都同属于基层党建运作系统,共同形成了党内的民主制度体系,为确保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行,必须做到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另一方面,党务公开工作制度为党内其他制度有效地贯彻执行,提供了重要的实现形式,而党内其他制度也为党务公开工作制度的推进创造了积极完备的工作环境。因此,要注重和党内其他制度的多向互动和协调运作,使它们成为科学严谨、相互支撑、统筹协调的制度体系,“使各项制度在空间上并存,在环节上紧扣,在功能上互补,使党务公开能真正发挥整体合力的作用”[4]。
二是建立健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以加强党建工作责任制为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首先,从实际工作强化责任之“长”。要把党务公开工作和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相结合,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相结合,把党务公开工作逐步内化为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心理习惯和行为自觉。其次,从工作成效强调考核之“长”。把推进党务公开工作整体状况,作为检查落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制定可操作的量化考核标准,加强对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结果的考核。最后,从考核结果发挥评价之“长”。对党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把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重要指标,从积极正向的维度发挥考核的作用,激发高校党组织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积极性,激励党员群众更好地参与到党务公开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2]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5.
[3] 梅丽红.党员权利“虚置”: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解决的难题[J].探索,2005(5).
[4]贾志兰,林峰,季惠群.高校党务公开工作运行机制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7(5).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特约编辑:鲁月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