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把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党在二十世纪的奋斗目标写进了党章。在当时的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搞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弄清楚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差距。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1978年前后,我国在封闭半封闭十多年以后,打开国门,相继派出多批经济代表团、考察团,赴日本、美国及西欧等发达国家参观考察。
1978年,邓小平频繁地出国访问,上半年访问了缅甸、尼泊尔,下半年访问了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1979年初又访问了美国。通过实地考察,邓小平更真切地了解到了当代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更真切地看到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巨大差距。访日期间,邓小平到神奈川县日产汽车公司工厂参观,当了解到那里的劳动生产率比当时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高几十倍时,他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1979年1月在前往美国访问之前,邓小平特别提出,既然到了最发达的国家,参观活动要围绕着美国最先进的工业和高科技项目展开。访美期间,他先后参观了福特汽车厂、约翰逊航天中心、休斯公司、波音公司等大型现代化企业。
中国与世界现代化先进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促使邓小平思考中国既定的“在二十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可行性。他在1978年9月6日会见来访的日本新闻界人士时,对到二十世纪末中国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目标作出了比较“保守”的解释。他说:就是到二十世纪末,我们实现了四个现代化,我们也还是不富,我们的水平比你们差得远。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新时期开始了。在领导和指导经济调整的过程中,邓小平、陈云等人根据中国的国情并参照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重新思考了在国家基础薄弱、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实现现代化需要多快的速度,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到二十世纪末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的问题。
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以英中文化协会会长马尔科姆为团长的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就是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由于缺乏经验,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比想像的还要困难些。”
3月30日,他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结合阐述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了全面、深入的阐发。他指出:“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看到”和“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特点”。“由于底子太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很不足,科学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要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二三十年。”“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因此,他进而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979年7月28日,邓小平在青岛接见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负责人时,第一次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定出了标准。他说:“搞现代化就是要加快步伐,搞富的社会主义,不是搞穷的社会主义。”“有的人说社会主义不如西方好,如果那样,你这个是什么社会主义?是‘四人帮’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不发展,有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如果我们人均收入达到一千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这样用老百姓的家常话来描述现代化发展目标,使“现代化”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下子变得让民众都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一开始,大平正芳就向邓小平提出了日本国内议论较多的两个问题:“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对大平正芳提出的问题,邓小平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由此,小康目标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