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巴的几天中,虽属走马观花,但仍有些经典印象留了下来,“老爷车”应算其中之一。从黑夜中驶入哈瓦那市区到宾馆树影下的停车场,从沿海公路到巴拉德罗半岛,从市政厅广场到唐人街,所到之处,无一不闪动着老爷车的身影。形形色色的老爷车,已经成为古巴一道难说美妙但趣味十足的老车文化风景。
所谓“老爷车”是指古巴革命前就在行驶并一直开过半个世纪的美国产的小轿车和部分前苏联生产的伏尔加、拉达等小车。从1898年到1959年,古巴曾长期处于美国的统治之下,大量的美国货涌入古巴市场,从汽车这种交通工具到政府大楼和居民小区,处处留下浓重的美国印迹。古巴革命胜利后,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仅一海之隔的美国视其为敌人,长期实施经济封锁,这些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生产的“福特”、“雪佛兰”、“道吉”等牌子的小汽车,就成了美国物质文化的遗物,此后就再没有新车进入古巴了。后来,前苏联支援古巴,又运来伏尔加,嘎斯六九吉普和拉达等俄制汽车,混搭构成了古巴全岛的汽车大军。
这些老爷车一般都体现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商品生产“货真价实”的特点,钢铁的保险杠厚厚实实,高大的车身空间宽敞,镀得贼亮的金属条不减成色,粗大的轮胎和宽大的车体赛过皮卡。当然,还有许多车浑身上下布满斑驳的锈迹,已被岁月摧残得惨不忍睹的内饰,粗笨的挡把和失去光泽的漆皮,没有空调,没有音响,没有天窗,没有座位调节……看到这些还在街上乱跑以示不服老的“老爷”们,让人的思绪一下子回到50年前甚至60年前,它们成了时光倒流最真切的物质载体。
说来这些老爷车多是古巴革命前朝的遗物,应为资产阶级所有,可是革命后不知为什么,这些达官贵人的座驾并没有被没收,仍作为私人财产合法地留在民间。这难道是古巴革命中温情的宽容?但是再购车则难上加难了。长期以来,政府规定,古巴居民不得买新车,能买新车者需要有相应的显要身份和高等的社会地位。朋友讲,只有官员、高级大夫、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外企人员、学有所成的回国人才,才有买车的资格。买车是一种政府奖励行为而非商业行为。(但近日说,房屋、汽车均可买卖了)在古巴,没有硬性强制车辆报废一说,只要能开、敢开,能走、敢走,你就可以开下去了。因此,在没有新车进入的情况下,这些老爷车便可以长久地大行其道,于是就出现了独特有趣的老爷车现象。
除去美国老车,也有前苏联老车,尤以拉达为众。据说,皮实耐用的拉达车占到老车族的1/4左右,此外,还有老式北京吉普。一句话,在古巴的大街上处处上演“老车秀”。
古巴不仅有老车秀,古巴的汽车文化也颇为奇异有趣,在哈瓦那国家大剧院前的宽街大道上,停车场地不设在两路旁,而设在路中央,出租车、私家车和小卡车一辆挨一辆停放,像是老爷车展览,而行车道则一左一右分设于侧。-CA称羡的是,老爷车中有许多样式造型,就是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大气漂亮。我见到一辆老式雪佛兰,宽大的车身,搭配着鲜艳的红白两色,极其醒目,漂亮的燕尾式后车箱如翅展开,浑身上下的电镀条闪闪发光,一眼望去,光鲜闪耀,新贵如昨,比许多今日新车漂亮得多。当然,更多的还是老态龙钟了,开起来车身乱响,屁股冒烟,油漆脱落,但不管怎-么讲,一辆车乃至一国之老车,能开上五六十年而不衰,还在服务主人,其质量也算得上上乘了,现在出产的汽车能Hi十几年,都怕是不多见了。
在老车横行的同时,这几年来也有新车露面了,且多是“Made in China”。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有自由舰、奇瑞、QQ、帝豪等中国产小车。据说,自由舰还是配置给相当级别政府官员的官方用车呢。此外,中国的金龙、宇通等大客车也开进古巴,且占领了全古巴的大客车市场,别说,漂亮的宇通大客还真成为古巴公路上一道靓丽风景。
古巴汽车的牌照以色分类,黄色为私人汽车,绿色为军用汽车,蓝色为公家汽车,黑色为外国使馆用车,橘黄色为外企用车,还有一道橘红色牌照是为个人自驾游而备。尽管色分多种,但几天中最常见的还是黄色和蓝色,而黄色中尤以老爷车为主。
长期以来,一般老百姓不能买新车,但老爷车却可以在私人间转让,一般百姓也以拥有一辆私家车为荣,尽管车老珠黄,贵气褪尽,但一车在手还是显几分牛气。据翻译讲,现在老爷车今非昔比,已经升格为古巴的“国宝”了,老车在民间转让可以,但想运到国外,不行。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方像古巴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老爷车,而且是老爷不老,尚能吃能走。老爷车已经成为文化现象,上了照片,上了油画,上了明信牌,上了木雕饰品,成为古巴一道有趣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