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出一个秋日的午后,读完了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女士的《菊与刀》,掩卷之际,书中淡淡的墨香又勾起人无限的遐想和反思……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在书中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文化的矛盾性和双重性,阐释了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见解精深而独到,正如书中所言:“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固不化而又柔弱菩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
自出版以来,此书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被奉为解读日本文化的经典之作,其巨大的影响力至今不减。这究竟是一本怎么样的书,缘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不能忽视的几个因素就是:这本书是为谁而写的?为什么目的而写的?在什么样的背竟下写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正当美国军队向日本本土步步推进,胜利在望之际,身为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的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忽然接到美国战时情报局的电话一一委托她完成一份分析研究日本的社会文化和民族性格的报告,用以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在日本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当时的美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关于战后日本治理的具体政策,为此,亟需解答以下问题: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经过认真考虑,本尼迪克特接受了委托,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调查了战时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同时收集了大量有关日本的文艺学术作品资料,最终于1944年出色地完成了报告,并断言: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以直接的方式统治日本:美国需要保存并运用日本原有的政府机构。而这份报告最令人瞩目的一点就是对日本未来的展望:“日本的国家预算中如果不包含军事化目标,它会在不久的将来奠定繁荣的基础,并成为东方贸易中的主角。它的经济将建立在和平利益的基础上,并将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战争结束后,她的建议得到了采纳,而她在报告中的惊人预见,也得到证实。
1946年,本尼迪克特把这份报告整理出版,题名《菊与剑》(The Ch rysanthemum and the Swo rd),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将文化人类学直接应用于现实的典范。然而,可能是因为欧美人惯于击剑而日本人善于用刀使然,故日译本将书名改译为《菊与刀》(菊匕刀),但是按照中国民众对日本文化的普遍理解,似乎译为《樱与刀》更为合适,因为菊花毕竟是日本皇室的徽章,在象征日本的国民性上不如樱花更具有代表性。但是,倘若抛开书名不论,单就内容而言,该书直指日本文化及其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即樱花情结与尚武精神。
因为本尼迪克特将日本文化视为静止的东西,故而在分析这种双重性的形成原因时,将其归结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而忽略了历史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然而,若看不到问题的历史的一面,就不能对日本文化及其民族性格做深入的探究与解读。为此,在《菊与刀》的基础之上,笔者拟将这种双重性及其形成的历史环境因素阐释如下:
樱花惰结:落樱缤纷中的物哀之美
12世纪末是日本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庄园制的最终形成,使得以天皇为首的日本贵族失去了对地方大名的统御权而被镰仓幕府幽禁于京都一隅的狭小天地中,成为了政治傀儡。夕阳西下般的没落与悬浮于人世的寂寥,使其逐渐修炼出一种内省的态度、悲凉的情绪和纤细的感觉,于是在这种“暗香浮动,月影朦胧,春残花落”的文化氛围中,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情结逐渐形成了。
当樱花盛开最为绚烂的时候,漫山遍野连成一片,如云似霞,极尽灿烂,然而,花开绝美之际也就是临近凋落之时。樱花的花期非常短暂,从开放到凋谢只有短短几天,故而在日本有“樱花七日”的俗谚。当微风拂过,盛开的樱花纷纷凋落,而一阵风雨之后,粉红色的花瓣更是飘零殆尽,不得不让人感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樱花这种转瞬即逝的美,深深地定格在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里,也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死观——活着的时候一心一意,每时每刻都竭尽全力生存,死时果断地抛弃一切求生之念,痛痛快快地死去,恰如那片盛开时极尽纯洁、无比热烈,凋谢时凄惨悲壮、催人泪下的樱花。
生活在日本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岛国,日本民众普遍有着世事无常的悲凉情愫,而樱花在最美的一刻凋落,让最美好的形象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永恒,更是让以“物哀”为美的日本人由衷地感到哀戚与悲凉,进而在樱花上寄托了许多哀伤与惆怅。日语里有“花数樱花,人唯武士”的著名谚语——樱花凋落时的果敢与决然,恰如英勇赴死、绝不苟且的武士。因而,樱花凋落时的转瞬即逝被看作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物化而备受推崇。
对樱花的推崇,对生死的顿悟,使得自幽闭深宫的贵族到纵横沙场的武士,都有一种“生如夏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樱花情结——在最绚烂时凋落,将美感追求到极致——这就是日本民族的樱花情结。在缥缈的月影中,驻足于婆娑的樱树下,伴着漫天的缤纷落樱,望穿生死……
樱花的种种特性契合了日本人的生死观和审美观,因而樱花在日本被奉为国花,受到全民的推崇和喜爱,而樱花情结也深深地植入日本人的内心,成为其民族性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尚武精神:刀光剑影下的战国风云
15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是日本各种社会力量激烈冲突的时代,日本称之为“战国时代”。当时的日本皇室分成两派分庭抗礼,支持天皇的贵族势力与地方大名和室町幕府的矛盾日益尖锐。文化的主流已从朦胧的月色和幽深的宫闱转移到辽阔的沙场,微风中樱花梦幻般的呢喃已被金戈铁马和刀光剑影所替代。
日本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地域的狭隘和资源的贫乏,使得日本在历史上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统一的国家,而长久的战乱使得日本人形成对武力的极端崇拜,因为武力可以带来土地、荣誉和财富,而武力所代表的实力在战乱中更显得弥足珍贵,因而,战国时代便成为了日本民族“刀”的性格的铸成期。
战国后期,一代枭雄丰臣秀吉颁布了著名的“缴刀令”,完成了武士与其他阶层的分离,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武士佩刀的特权。德川幕府建立后,德川家康便将当时皇室和宫廷贵族之下的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其中“农、工、商”均属于庶民的范畴,而“士”则是指武士。当时的日本武士,拥有凌驾于其他阶层之上的特权,可以立刻斩杀对自己无礼的庶民,而其身份的标志便是身上的武士刀。
作为日本尚武精神的象征,武士刀以其精良的工艺和无比的锋利而知名。传统的武士刀,刀身修长,造型古朴典雅,极富美感。对武士而言,武士刀不仅是身份与荣誉的象征,更是杀人的利器。虽然杀死一个手无寸铁的庶民很容易,但要与另一个同样持刀的武士对决的话,就要看谁的刀法更高明了。然而,随着禅宗传入日本,武士们除了刀法练习之外,也同样看重通过精神的训练,磨掉“身上的锈”,使自身变成一把锋利的“刀”。
在日本,从幕府时代开始,武士便是政权稳定的唯一保证,因而能成为特权阶级,脱离劳动生产。作为封建领主大名的家臣,武士在名义上受其供养,因而武士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主人的忠诚,一切是非菩恶都以此为基础。当时占据了社会主流地位的武士,自幼便受到武士道精神的浸染,忠诚果敢,为了目标和荣誉宁可失去生命,也绝不苟活,就像一把宁折不弯的武士刀。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精神最终使日本在战后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让世人侧目。
樱刀相映:《菊与刀》的国人启示录
作为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民族矛盾性格的经典之作,60年前的美国用《菊与刀》来管制、改造日本,30年前的世界用这部书来分析、研究日本,而20年来的中国则用它重新认识与发现日本,反思自己。
在本尼迪克特看来,美丽的樱花和残酷的武士刀在日本人的思想里并不冲突,对美丽绚烂的樱花唏嘘赞叹,并不妨碍他们对疯狂残忍的武士刀顶礼膜拜。在日本人的心中,樱与刀是相互交融、彼此相映的,二者在武士道中,得到完美的结合——在日本,樱花被看作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的物化,而武士刀不仅是武士身份的象征,更代表着武士的荣誉和责任,是武士道精神的另一种物化。
而日本匠人制刀之时,更是讲求樱与刀的完美结合——譬如对火候的掌握,他们会—直观察火焰,直到火焰“燃成朵朵樱花的时候”,才将制刀的镔铁送进火中锻烧。日本制刀匠这种追求极致的审美态度,何尝不是日本国民性中樱花情结的表露呢?而经过锻打与淬火的武士刀,再经过抛光等工序基本成型后,还要文上樱花图案作为装饰。一把传统的日本武士刀,大都用樱花图案为饰,如日本九八式军刀的刀身,共有三十一处樱花纹饰。
樱中含刀,刀中映樱一二者深嵌在一起,共同铸就了日本文化及其民族性格。而这种文化与民族性格,或许会让某些国人由衷敬畏,或许会让某些国人称赞不已,或许会让某些国人不屑一顾,或许会让某些国人深恶痛绝…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邻为镜可以明得失——对于这个曾发动过世界大战,又在战后创造了经济奇迹的民族,更多的应该是我们的警醒与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