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罗素的四次婚姻

2012-12-29 00:00:00宋利娜
世界文化 2012年2期


  伯特兰·罗素1872年5月18日出生于英国一个极具政治背景的贵族之家,其时英帝国的声威如日中天,是统治着世界范围四分之—人类的帝国。他的祖父约翰,罗素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父母都是思想激进的无神论者,父亲安伯利,罗素曾因鼓吹节育而失去国会的议席。由于出身于世袭贵族之家,罗素系第三代罗素勋爵,但罗素似乎并不在乎这一别人加之于他的头衔,而是以他自己的非凡成就赢得了来自后世的无限荣耀。
  虽然出身于贵族之家,罗素的童年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幸福。他在富丽堂皇的庄园中长大,有成群的仆人服侍,却倍感孤独。父母在他4岁的时候双双去世,所以他在祖父的家里长大。6岁时祖父又离他而去,他最终由祖母抚养长大。他的祖母在道德方面要求极为严格,精神上无所畏惧,敢于蔑视习俗,她曾将出自《圣经》的“不可随众行恶”送与罗素,这也成了他一生中始终遵循的座右铭,并影响了他的一生。祖父曾担任英国首相,这样的优势使他从小习惯了在非正式场合见到国际知名人物,也使他认识了太多的世界人物和历史人物:当然,他在成年后自己所取得的名望使他认识了更多的国际名人。他曾与列宁争论过列宁理论中的问题:曾与英国哲学家艾耶尔和奥地利哲学家波普尔保持着亲密联系:康拉德是罗素一个儿子的教父:爱因斯坦是与他很熟的朋友;T.S.艾略特曾在他家居住过……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罗素不仅仅著有《西方哲学史》,他在其它领域也做出了不朽贡献。他与怀特海合作编写了《数学原理》,这一著作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被誉为是“人类心灵的最高成就之一”,为罗素赢得了学术史上的崇高地位和荣誉。在致力于数学研究这一爱好之余,罗素并没忽略对哲学的关注。这期间,他与怀特海等共同创立了分析哲学,并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贡献,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950年,罗素以《婚姻与道德》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这样的:“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对人类道德文化做出了贡献。”此外,罗素对政治学、历史学以及经济学领域都有所涉猎并成就杰出。晚年的罗素致力于政治活动,倡导和主张和平,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利用自己的影响,为世界和平奔走呼告。因为反对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被罚款并丧失了三一学院的教职:他还曾两次被投进监狱,总之,罗素曾为人类的和平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20世纪西方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罗素在其它众多领域都显示了自己的才华。这样一个在数学、文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都不可或缺的人物、一位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光辉夺目的大师,在婚姻爱情方面却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的感慨。
  罗素的一生有过四次婚姻。罗素从小家教甚严,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保守的家庭中度过的,20岁时,他对婚姻爱情问题的看法还是颇为古板的,直到遇见他的第一任妻子爱丽丝,一个比他大五岁的姑娘。爱丽丝出身于费城贵格望族,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倍受宠爱。她长着一双蓝眼睛,栗色头发,有着大西洋彼岸轻盈活泼的风格和魅力。1889年夏天,罗素到欣德海德的叔叔家避暑,出于礼貌,--叔叔带着罗素拜访了邻居爱丽丝一家。17岁的罗素T子就迷恋上了她。这时,爱丽丝刚满22岁,不久前刚从布莱恩,莫尔的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毕业。而17岁的罗素,仍就读于剑桥大学。可是这样的情况似乎并不妨碍两人感情的急速发展,罗素常常见到爱丽丝,并在剑桥热情款待她,听她讲述姐姐玛丽为了追求心上人而抛弃丈夫的耸人听闻的故事。这一年,罗素获得了安伯利勋爵2万英镑的遗产,这笔钱每年的利息收入可达600英镑,足以使爱丽丝从梦想中的心上人变成他真正的妻子。
  1894年,罗素以优异的成绩从剑桥毕业,一毕业他就向爱丽丝求婚,并赢得了爱丽丝的同意。但事情往往不会像意料的那样顺利,罗素在剑桥的同学听说罗素的未婚妻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美国姑娘时,感到很震惊。罗素的家人也极力反对,尤其是祖母。为了拆散罗素和爱丽丝,她精心安排孙子去巴黎做达费林大使的私人随从。但罗素被上天抛给他的第一个美貌漂亮的年轻女人迷住了,虽然被迫去了巴黎,他却以平均一天两封的速度书写情书。两个月之后,罗素从巴黎回到伦敦,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与爱丽丝举行了婚礼。罗素的家人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这一年,他22岁。
  起初无疑很美满的这次婚姻,给他留下了美好而浪漫的记忆。婚后的罗素和妻子恩爱有加,过着田园式的生活,每天埋首写作六七个小时。这一点,从罗素自传中对他当年求婚情景的记述可以看出:“我们走到一个小山冈,在一个山毛榉的树林里面坐了下来,那是一个美得不可形容的地方,看上去像早先的哥特式大教堂的氛围,从树身之间一眼望去,四面八方都有一种幽邃的景象。那天早晨空气清新,有着朝露。因此,我想到:人生也许是会有幸福的。可是,当我们坐在树林中的时候,羞涩使我不能越出我的言语举动的范围。就在那天早餐后不久,我出于无限的吞吐和恐慌,明确地向她求婚了。这是那时候的风俗。她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这是罗素的真情流露。时隔四十多年的记忆,一情一景仍历历在目,可见罗素对他与爱丽丝的这份情愫珍爱有加。遗憾的是,这段美满的婚姻只持续了八年。1902年,罗素突然发觉自己不爱爱丽丝了。接下来的九年对他们都是痛苦的,1 91^年他们正式分居。
  1911年以后罗素又曾有过两次婚姻,可是也许是第一次婚姻的刻骨铭心导致了罗素两次再婚的失败,罗素并没有真正从婚姻中再一次得到美满的爱情,罗素孤寂的心并没有得到理想中的温暖。可是罗素还是幸运的。80岁的时候,罗素迎来了一次黄昏之恋,这次婚姻应该是幸福的,它一直持续到罗素生命的结束。
  1952年,80岁的罗素与伊迪丝,芬奇结婚。在这位老人后来将近20年的生命旅程中,在能够把他从深深的恐惧和预感中拯救出来的力量中,没有什么比他与伊迪丝芬奇的黄昏之恋更重要的了。这是他的第四次婚姻,也是最后一次婚姻。它给罗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灵上的安宁。
  芬奇小姐出身于英格兰一个古老的家族,她的家族在17世纪移居美国。芬奇是一名传记作家,曾在布赖恩莫尔学院教书。芬奇早年曾是罗素第一任妻子爱丽丝的好朋友。她性子直率、胆量过人,除了教书以外,还有其它方面的许多兴趣。罗素1925年就认识了伊迪丝,随后在罗素的几次访美期间他们曾见过几面。1943年,罗素在布赖恩,莫尔完成他的《西方哲学史》写作时,他们曾多次相见。1950年,罗素访问纽约的时候,他们再次相见。当时,罗素在哥伦比亚大学讲学。他们的友谊发展得很快,不久就觉得远隔大洋、难以会面实在太痛苦了。于是芬奇便定居伦敦,两人频繁见面,直到1952年两人结婚。婚后的生活使他们两人沉浸在欢乐之中,浑然忘记了自己已是80岁的老人。他们相伴出游,在枫丹白露留下了身影,在巴黎印下了他们的足迹。1952年春,两人去了希腊,游览了雅典,并穿越伯罗奔尼撒,驱车前往阿克拉波利期山。1953年,罗素夫妇去苏格兰度假,沿路又重访了他出生的那所房屋。物是人非,不胜感慨……
  最后这次婚姻相当成功。尽管罗素前途未卜,但毫无疑问,在80岁的时候,他找到了理想的人生伴侣,他的余生都是由她来照顾的。
  除了四次婚姻,罗素还与许多女子有着非柏拉图式的关系。他在众多领域均做出成就,受到后人无限敬慕和无比崇拜。他有太多的热情与追求,包括事业,也包括爱情。他从爱情和女性那里获得了许多心灵和精神上的抚慰。他坦率地说:“在我看来,男人需要女人,正如女人需要男人,这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是一样的。就我来说,对于我曾爱过的女人,我有很多亏欠之处,但若没有她们,我就会心胸更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