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思嘉:青春在烈火中升腾

2012-12-29 00:00:00梁伟
中华儿女 2012年9期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下发决定,
  追授田思嘉同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12年3月30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下发决定,追授田思嘉同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但是,这枚奖章却再也挂不到田思嘉的脖子上,朋友们也不会再看见那张总是挂着微笑的脸庞。
  田思嘉走了,这个只有26岁的消防军官在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让自己的青春在烈火中绽放。
  “他是绍兴人,为保卫诸暨人民的生命安全牺牲了,我会记住他,我们所有诸暨人民都会记住他。”这是无数诸暨人民的心声。
  
  青年,关键时刻站出来
  2012年3月10日凌晨3时56分,浙江省诸暨市义乌小商品直销连锁店发生火灾。
  接到报警后,田思嘉立马从被窝里钻出来,来不及穿袜子,赤脚穿着一双拖鞋就跑出了宿舍。对于诸暨市公安消防大队城东中队官兵来说,脑子中的那根神经要一直紧紧地绷着。在楼下,田思嘉换上套鞋后,匆忙跳上了消防车。
  仅仅用了6分钟,他们就到达了失火现场,而在这6分钟内,田思嘉与通讯室联系,确认火场有人员被困,此时情况十分紧急。
  因为起火建筑是一栋7层商住两用楼,地下是车库,一楼为小商品直销连锁店,二至七楼都是居民住宅。因为一楼着火店铺内火势已较为猛烈,门缝中透出熊熊火光和滚滚浓烟,二楼以上住宅内还有大量群众被困。最要命的是这时候,围观的群众纷纷说:“店铺内可能有人”。
  一切都是未知数,给救援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面对复杂的现场状况,田思嘉立即作出战斗部署,将参战官兵分成三个攻坚小组,一个攻坚小组出水控制火势蔓延,两个攻坚小组深入火场内部搜救被困人员,救人与灭火同时展开。
  “当时我已经装备好空气呼吸机,准备进入火场,指导员突然把我叫住了,从我身上拿走了呼吸机,然后让我协助司机找水袋,说完就冲进了火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战士刘林眼眶有些湿润。
  田思嘉从刘林手中接过空气呼吸器,带领班长徐波、战士石府伸在水枪的掩护下“跳进”火场,展开搜救,他们逐行搜寻每个货架间通道,一一排除人员被困区域,成功发现并扑灭了多个着火点,有效遏制了火势蔓延。
  此时,店铺内部浓烟滚滚,气温急剧升高,田思嘉和战友们早已汗流浃背。最关键的是,因为救援时间较长,徐波所背空气呼吸器发出了余气报警声,而田思嘉自己的空气呼吸器也所剩无几,他命令杨万东替换徐波,自己仍然带领队员坚守在火场,作为这场“战斗”的指挥者,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营救出被困群众。
  4时55分,正当田思嘉安排好替换队员为自己更换空气呼吸器时,“砰”地一声巨响,原来火场中货架上的日用化妆品罐装产品在高温下突然发生爆炸,店铺内部阁楼和部分货架随即坍塌,强烈的气浪将田思嘉和他的战友们冲倒在地,田思嘉的空气呼吸器面罩瞬间被炸裂,他晕倒在地,店铺内的火势也迅速蔓延。
  爆炸发生后,大队指挥员迅速组织人员对内部搜救的被困人员展开营救。第一个被救出来的消防兵徐波是最幸运的,事发前他刚刚因为空气呼吸机使用到限出来更换,进入火场后几分钟就遭遇爆炸,但因为距离爆炸点远,所以没有受伤,在看不见脚下的情况下,他根据经验沿着消防水袋爬了出来,在距离门口10多米的时候被抬了出来。
  虽然自己刚刚从鬼门关里爬回来,但徐波又马上冲进去救他的队员,救他的指导员。
  徐波拉出了2个战友,自己又倒下被抬上了急救车。石府生很快也被救了出来。他出来后情绪激动,嘴里不停地喊着:杨万东、杨万东……爆炸发生后,是战友杨万东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他往外推了一把,才让他比较快的被抢救出来。很快,搜救小组根据石府生的描述,又找到了战友杨万东。
  此时,距离爆炸发生已经过去了20分钟,他们还是找不到指导员,因为田思嘉早冲到了最里面。
  25分钟过去了,田思嘉没有被找到。
  30分钟过去了,田思嘉还没被找到。
  那一刻,所有的战友有些“疯”了,他们冒着烈火和浓烟搜寻着田思嘉。
  终于,5时33分,战士姬秋杰终于在火场最北端货架下发现了晕倒的田思嘉,并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将他抬救出火场。
  那一刻,田思嘉双眼紧闭着,殷红的鲜血沾满在他脸上。
  代理排长陆建刚趴在他身边,泪流满面,紧紧握住田思嘉的手,用颤抖而又哽咽的声音对他说:“挺住,指导员你要挺住,再坚持一会,你千万不能睡着,千万不要啊……”
  战友们含泪把田思嘉抬上救护车,火速送往医院。
  再也不会看见他的笑脸
  次日上午7点15分,死神还是带走了田思嘉,带走了一个年仅26岁、正值青春年华、对生活充满理想的消防警官的生命。
  其实,这样的危险场面对于田思嘉来说,早就不是第一次了。入伍3年来,他共参加500余次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组织官兵成功营救百余名群众,为人民群众挽回了价值近亿元的经济损失。也就是在这么多次的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本领。
  2012年1月7日23时许,位于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樊家村永强纺织厂突然起火,浓烟烈火顿时充斥了整个厂房,离厂房不远处的员工宿舍面临被大火吞噬的危险,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报警后,田思嘉带领官兵火速赶往现场救援。他发现厂房浓烟滚滚,火势正处于猛烈燃烧阶段,火舌窜出屋顶几十米高,火势正不断向车间旁的宿舍楼蔓延,宿舍楼内有几十名群众被困,情况十分危急。
  于是,田思嘉在车间和宿舍楼之间设置水枪阵地,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另一方面带领中队官兵逐间进行搜寻,迅速把被困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他一次次深入浓烟弥漫的宿舍楼逐间进行搜寻,防止有人被困遗漏。
  经过近8个小时的努力,保护了周围3000平方米厂房的安全,成功疏散营救23人,火灾未造成一人伤亡,避免了一起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田思嘉笑了。
  而这一次,所有人都不会再看见他的笑脸。
  田思嘉走了,战友们哭了。
  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个残忍的现实。就在事发前一天的晚上,队里还是欢声笑语,因为这里来了12名年轻人,对于他们的到来,副指导员田思嘉特意办了一场迎新会。 “欢迎你们的加入,大家不要有心理负担……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我。”联欢会上,田思嘉和新兵们讲了很多自己的故事,最后还唱了一首《你是我的眼》。
  但是,这一次,遵守承诺的田思嘉失言了,战士们即使有事情,却再也找不到他了。
  
  这是一个浪漫的年轻人
  “球球,我刚看完一部电影,是电视上看的,片名是《谁动了我的幸福》,我看了好有感触,让我又产生一种为追求人世间美好感情的奋不顾身,过去的都已经过去,我会好好把握现在……”这是田思嘉发给女友的其中一条短信,也是最后一条。
  田思嘉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女友慢慢地打开了田思嘉的皮夹,这只让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钱包里,夹着她一张充满笑脸的相片。女孩没有哭,而是用颤抖的手缓慢取出相片,然后闭上眼,把它放进了口袋……
  “一开始,我在微博上得知了这个消息,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还留言告诉对方不要乱说话,直到大量的新闻报道见诸于网络、报纸,我才接受了这个噩耗。”一位男生边抹眼泪边说。
  这个男生叫阮晓丰,和田思嘉是初中同学,曾经,他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他的记忆中,田思嘉是个内向的人,“初中的时候,他话并不多,但是为人很实诚,同学有什么困难,他总是会第一时间出来帮助。”
  毕业后,阮晓丰和田思嘉还经常联系,“他还很浪漫。”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中有个同学要结婚了,田思嘉因为部队里走不开,不能参加婚礼,但他却很用心的准备了一个特殊的礼物。“思嘉组织中队的消防队员们,集合到一块,拍了一个视频,说了很多祝福的话。”阮晓丰说,在那位同学的婚礼现场,这段视频被播放了出来,同学激动万分,现场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
   “他的目标是很明确的,毕业后就想做消防员。”曾担任他的辅导员的李峤老师说,“毕业前,他就主动地去收集了很多关于消防员工作的资料,包括招聘信息、工作内容等。”
  工作后,他和在校读研究生的同学沈沛鼎保持着联系。“电话里,他很爱谈他的工作。似乎他的生活中值得聊的话题就是工作。他还‘鼓动’我也去做消防员,在他看来,这已经不是一份工作那么简单!”
  同学眼中,田思嘉身上有一种男生少有的“细腻”。他的书桌总是干净整洁,和舍友的凌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进我们宿舍,最干净的桌子就是他的。不用怀疑。”他的大学舍友陈信军如是说,“特别是班级女生来我们寝室时,他给我们很大压力!”
  爱干净的习惯在他工作后仍然保持着。在纪律严谨的部队,他也是出了名的爱干净。只要没有训练时,他就带领下属打扫卫生。
  2012年3月14日,田思嘉烈士遗体告别仪式在诸暨市殡仪馆举行。田思嘉的父母来了,他的女朋友来了,他的同学和老师来了。现场还自发来了2000多名诸暨的人民群众。
  灵堂里,有太多的花。但是那唯一的一束玫瑰花显得格外惹眼。那样娇嫩,那样鲜艳,在布满哀伤的空气里增添了一丝浪漫。这是田思嘉的女朋友送的,上面写着:“这是你第一次收到我送的花,你开心吗?日子虽然很平淡,但也会有浪漫,我会一直陪着你。猪猪,现在换我每晚跟你说晚安,你答应我,好不好?你永远的球球……”
  遗体告别仪式上,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兼政治部主任华乃强宣读决定:公安部批准田思嘉为革命烈士,省政府追授田思嘉“人民卫士”荣誉称号,团省委追授田思嘉“浙江青年五四奖章”,省公安厅党委追认田思嘉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名年轻的地方入警大学生消防指挥员,为营救被困火场的群众毅然决然地冲入火场,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群众的安全。
  这一次选择于他年轻的生命来说是唯一的一次抉择:生,或者死。
  如果这种抉择无关他人的生命,他可以轻而易举地选择前者,但为了群众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种瞬间的选择,彰显出一个普通青年伟大的灵魂,这种重于泰山的选择,让我们所有活着的灵魂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