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翚:走进联合国的中国女性

2012-12-29 00:00:00涵子
中华儿女 2012年9期


  人生就应不断克服困难,勇于挑战极限,永远追求卓越!
  
  
  2012年初,我在北京见到隋翚的时候,身着红色中式外套的她看上去就像邻家大姐,微笑的时候连眼角都朝上弯着,柔和且亲切,很具东方女性的温婉。不过,身为联合国组织高级官员的她做起事来却是风风火火,了解她的人如此评价她的工作能力:思路清晰、想法创新。而她的待人接物更是卓有口碑,真诚直率是她鲜明的个性。
  隋翚现任的职务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简称工发组织)执行干事,在她之前从未有中国人担任过这么高的职务。可以这么说,她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女性的骄傲。谈起当年如何被中国政府推荐、如何在层层考试中过五关斩六将最终竞聘成功,她的心情既复杂又兴奋,毕竟那不是一段轻松的经历。
  
  50多岁挑战全新工作环境
  2007年11月中旬,时任商务部外事司司长的隋翚获知,经商务部领导批准,她将作为中国政府推荐的候选人参加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项目支持和综合管理总司的执行干事职务的竞聘。
  工发组织成立于1966年,系联合国系统中的专门机构。2007年10月26日,工发组织公布负责项目支持和综合管理总司的执行干事职位(级别D2)出现空缺,面向世界公开招聘。竞聘人须具备的主要条件为:具有15年以上高层管理经验;除英语外,能自如使用西班牙语或法语;最好有国际机构或政府间机构的工作经历。
  由于执行干事是工发组织最高领导机构执行局五名成员之一,且十多年来首次公开招聘,引起工发组织在全世界的各个成员国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隋翚的有利条件是:她是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女性,有着多年在欧美和亚非各大洲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并能熟练使用英语和法语两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但她的不利条件是,她从未有过在联合国工作的经验。50多岁的她是否还能像年轻人那样充满活力和冲劲,去挑战全新的职务和陌生的环境?在领导和同事的鼓励下,她决定努力一搏。她的个性从来如此,在事业的道路上,她从来不会停滞在原地等待机遇的到来,她相信勇于迎接挑战可以缩短与机遇的距离。
  
  过五关斩六将的考试经历
  经过筛选后,来自世界各地的272名候选人中仅有10名入围第一个短名单,隋翚有幸成为其中之一。她接到通知参加2008年3月5日在工发组织总部进行的第一次测试。
  隋翚事后才知道,第一次测试使用的方法借鉴于对联合国秘书长的考试,重点测试候选人的综合性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测试内容广泛、试题量大而且方式多样,从上午8点开始直到晚上6点半才结束,中午只有半小时午餐间隙。没时间倒时差的各国考生一整天考试结束后都筋疲力尽。
  隋翚有幸再次胜出,入围第二个短名单,又应邀赴维也纳参加了5月8日举行的第二次测试。
  面试结束前,考官们问隋翚最后有什么想说的话。曾在中国驻希腊大使馆工作多年的隋翚对考官说,希腊人家生个姑娘就盖一层楼,作为女儿未来的嫁妆。姑娘不漂亮的话就要盖更大的,甚至单盖一栋房,就怕女儿嫁不出去。中国要嫁出去的这个女儿既不年轻,也不再漂亮了,不给嫁妆怎么嫁得出去啊!考官们听了都乐了,这个中国女子还挺幽默!而隋翚最珍贵的嫁妆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宝贵经验。隋翚有幸在承担改革开放历史使命的重要政府部门见证和参与了整个过程,她相信,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以及她本人在中国下乡插队和在驻非洲国家使馆从事援外工作的切身体会,将为她在工发组织的新工作中提供宝贵借鉴。
  隋翚丰富的阅历、流利的英语、娴熟的法语、鲜明的个性、敏锐的反应、幽默的措辞、得体的回答和特强的记忆给考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月22日,工发组织正式通知中国政府:在两次测试之后,隋翚在来自世界各地众多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总干事挑选了隋翚女士担任这一职位。
  成功竞聘后,隋翚在写给商务部的总结报告中如是说:“竞聘成功归功于中国的日益发展与强大;归功于各级领导和同事及各有关国内外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归功于党和人民30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和教育。荣誉属于祖国!”
  
  中国式的工作方式获得赞誉
  2008年6月19日,隋翚赴维也纳就任工发组织执行干事。作为三名执行干事之一的隋翚,负责人、财、物的管理,下属人员约270人,占总人数的近40%。在大家眼中,这是一个拥有实权的职位。
  从上任第一天开始,隋翚就让身边的工作人员领略了中国式的工作方式,她基本每天加班加点,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例外。隋翚能感受到新同事时时都在观察她:这个在考试时以优异成绩胜出而获任的中国人,在接下来的实际工作中的领导和管理能力究竟怎样?她能否答对每天摆在她案前的每份答卷?
  2008年,隋翚上任后不久就提议、推动并实施首个采购基础业务的在线培训和测试。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使得300多名直接或间接参与采购的各级工作人员在网上完成了在线培训和测试。此举,不仅为工发组织节约了大量的培训费和差旅费,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职员宝贵的时间,同时还为今后其它内容的在线培训提供了成功的先例。
  在维也纳的四个联合国机构都集中在联合国城(维也纳国际中心)内办公。按四个联合国机构的公共事务管理分工,工发组织负责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的联合国城的大楼物业管理。大楼物业管理处也在隋翚分管之内。2009年初,隋翚上任刚半年就提议并积极推行绿色环保联合国城行动。例如,空调和暖气的耗能占总耗能的约50%。她建议把夏季空调和冬季暖气的温度分别上调和下调各两度,结果平均每年节能减排约20%;同时她还提议将大楼内的电灯都尽量改成节能灯或感应灯,结果平均每年节能减排高达45%。隋翚的提议不仅得到工发组织总干事和执行局的赞同和认可,也得到其他三个联合国机构同事的高度评价和积极配合,并且得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明确支持和肯定。
  2010年3月,工发组织总干事决定在全机构倡导和推行无纸化办公,指定隋翚担任主席,负责跨部门的领导和协调。实施无纸化办公不到两年,总用纸量同比下降约40%。
  “明星职员”和“明星团队”的评选活动,对中国人来说很熟悉。不过,把这种评选先进和模范的做法拿到联合国组织去是否可行,当初隋翚心中确实忐忑不安。评选结果公布后,大家的热烈反应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纷至沓来的感谢信使隋翚深受感动:称之为“我终生职业的奥斯卡奖”、“使我成为最幸福的工发组织职员!”“是调动大家积极性和增加团队凝聚力的最佳创举。”
  在联合国的同事们眼中,隋翚是一个工作严谨、方法创新、锐意改革而且以人为本的女领导。同事挺好奇:这是在美国哈佛学会的管理经验?隋翚答道,是在商务部学会的管理经验。同事很惊讶,没想到中国政府的管理这么民主、科学和高效!
  
  人生磨难奠定成功的基础
  50年代出生的隋翚有着丰富的成长经历。她曾一度下乡插队,两度在中国驻外使馆工作,三次出国留学。在处于最不发达国家之列的马达加斯加任经济随员,在希腊做过商务参赞,在法国、加拿大和美国哈佛留过学,在中国政府有着30多年的职业生涯,最后又成为联合国的高级官员。很多人会认为像隋翚这种在贫穷农村长大的人有今天的成就是很幸运的,然而,她的成长经历及职业生涯并非外人想像得那样顺利。
  她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下乡经历。初中毕业后在江西吉安县下乡插队,夏日参加双抢,头上烈日炎炎,热得全身长满痱子,脚下水田蚂蟥叮咬;冬季参加积肥,赤脚把塘泥挑到田里当肥料。寒风凛冽,脚下冰碴扎脚,冻得手脚长满冻疮。
  马达加斯加的那段艰难岁月让她终生难忘。1981年,隋翚被派往中国驻马达加斯加使馆经参处工作。她带着两个大箱子,独自一人来到这个贫穷的非洲岛国。到达的当天,她站在空荡荡的房间,想到两年都见不到新婚刚一年多的爱人,特别想哭。第二年,隋翚有半年每天下午都低烧,医生怀疑是疟疾,但吃药和打针都不见效。
  还有艰苦的留学生涯。1985年底,外经贸部选派隋翚去加拿大培训一年。原本只是半年在大学选修几门课程,半年在政府和企业培训。隋翚刚进大学就申请转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想为母亲拿个学位回去。但管理学院的院长听了直摇头:你连本科都没上过,怎么学硕士?而且工商管理硕士班的15门功课,必须在一年里读完和考过,不可能!但他架不住隋翚的软缠硬磨,终于答应了。隋翚原来只知道下乡体力劳动苦,但没想到脑力劳动也苦不堪言。首先是口音特别的魁北克法语;再就是大量的英文阅读教材;最糟糕是自己对西方的经济学概念和社会情况知之甚少,连麦当劳都不知道。很多时候,她累得连从床上爬起来的气力都没有了。一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工商管理硕士的毕业证书,成为魁北克大学第一名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
  在经历了一段工作上的挫折之后,她认真总结教训并重新出发。1998年,隋翚被派到中国驻希腊使馆任经济商务参赞。在希腊的5年里,她领导的经商参处被评为优秀经商参处,她个人两次被评为优秀参赞并被提升为正司级参赞。隋翚离任回国前,雅典市长授予她雅典市荣誉市民勋章和证书,以表彰她为促进中希经贸合作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隋翚是有史以来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外国驻希腊参赞。
   隋翚常说这样一句话:人生就应不断克服困难,勇于挑战极限,永远追求卓越!这也是她走向成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