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9/GHnyfEqdXSP3jMEwbB2AsU.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9/7wfA8LVFRryWoHHZ9GuBoU.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9/7mMyHNwyq9ueW7RNvPnrZ6.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9/gnQao7EwTnMPwyhoJ6YkD6.webp)
身在银行业的年栗善于“储蓄”人生,他始终很好地把握着生活、家庭和事业的平衡点,使“储蓄”人生丰富多彩
坦诚、诚稳,这是我对光大银行少壮派支行行长年栗的印象。
他尽管出身于干部家庭,但是他有着完整的履历,一次次将自己的“身份归零”。年栗的金融人生,是“零存整取”的励志榜样,他“零存”的是知识与才干,“整取”的是成功与成果。他的职业角色尽管在不断地转换,但是不变的是“储蓄”的特质。一切是为了对得起信任自己、关心自己的人,为了事业上的一份执著,他从来没有刻意去做什么,只是一直在每一个阶段“储蓄”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因此,他心中一直保留着一份涌动的激情。
父母是自己无言的思想导师
年栗的父亲是河北抚宁人,母亲是吉林长春人。出生在北京的年栗从小自军队大院长大,在他眼里军队大院就像一个独立的社会,有自己的办公区、生活区,食堂、服务社、礼堂、俱乐部、游泳池、医院、车队、幼儿园等一应俱全。不管部队大院周围讲什么话,或者什么方言,在大院里通通变成八一话,也就是真正的普通话。生活在这相对独立的生活圈、人际圈里,生活条件相对丰足,思想也相对单纯,年栗像其他军人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他们从小接受的、看到听到的、生活习惯都是军人的,甚至父辈的惩罚都是军事化的。这种潜移默化养成了规律的生活、严明的纪律。
年栗说,父亲对自己影响较大的是价值观。“许多人认为价值观很虚,我认为不虚。言传身教,我接受到的言传更多的来自学校、学习中,身教更多的来自父母身上,带来的是价值观的奠定。父母对我的影响比较大。”父母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头一天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凌晨起床继续批阅文件,几十年如一日;父母对自己的部下很尊重,这是年栗从父辈的行为上品读到:对待那些“小人物”,要比对待“大人物”更加尊敬。
“我与父母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交集,但是不等于父母对我没有影响。表面上,我目前的工作与他们的职业沾不上边,但是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直影响着我。”年栗呷了一口茶,接着说:“我的父亲不抽烟,我也不抽烟。就连生活方式上,父母对
yS8t7n9WaKZAu7gjbWQiAQ==我也有影响。”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所学习的很多东西都是跟自己的父母学会的。只要父母注意自己的行为,孩子是可以跟着学会的:因为身教胜过言传。而今,身为人父的年栗自父辈那里学会了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他认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宝宝才真正能学习,也更容易把它们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每一段经历都是历练自己的机会
年栗是典型的“鸟巢一代”,出生并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启。年栗就出生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年栗没有体验过爷爷和父辈们的艰辛,尽情地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着属于这一代人的幸福。
有一年,年栗随父亲回到故乡河北省抚宁县。在祖宅门前,他看到一颗高大的栗子树,硕果累累。栗子树粗壮地生长在那里,根深叶茂,遮风挡雨。栗子外坚内柔,全身是宝……年栗想到这些,看到身边的栗子树就像一位不说话的勇士,无论春夏秋冬,抑或酷暑严寒,静静的守护着故乡的祖宅,感情不能自禁:自己的名字,是父辈在表达某种祝愿或祈望,是一种文化、心理的暗示。
去年,年栗有了自己的小宝宝。居所门前有两棵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的海棠树。年栗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棠棠”,与自己的名字异曲同工。
年栗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一所学校度过的,那就是北京市景山学校。在这里,年栗受到了良好的常规教育,同时素质教育得到提升。“这个学校别有特色,没什么辅导班,很注重动手能力、社会实践。”年栗印象比较深的是,学校一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重要地位,注重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特别是实践教育中通过走向农村、工厂、部队、商场等社会实践第一线,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和了解基层的生活,体验劳动的辛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长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
1997年9月,年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经济管理类综合性高等学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我是有条件报考军事院校的,走完全不一样的路,许多人说那样我可能接受的挑战会不同。那个年代,经济类院校还没有今天这么热,许多同学报的是理工类专业,而我自中学起就对经济、金融这些方面感兴趣,于是在高中毕业时就选报了首都经贸大学会计专业。”年栗如是追忆自己的来时路。大学期间,他进一步明确了把金融业作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在许多人看来,会计学的学习十分的枯燥、乏味。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学阶段,年栗在专业学习上十分的主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他学得有滋有味,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模块构建他能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他孜孜不倦地关注。与此同时,在大学期间他踊跃参加各种学生社团活动,话剧团、学生会等成了他接触社会的好平台,实践着该校“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
毕业季,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去向高度统一:要么是银行,要么是会计师事务所,要么是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年栗步入社会后,进入的第一个单位就是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北三环支行。他自见习客户经理做起,先后任客户经理助理、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公司部副经理等职,他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一级级台阶。
2005年3月,年栗进入中国民生银行总行营业部任高级客户经理;2006年10月任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宣武门支行公司部经理;2009年4月任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花园路支行行长助理;2010年4月到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世纪城支行,先后任副行长、行长。
在年栗眼里,人就像是一个袋子,只有装的满满的,才能直挺挺的站立起来;而袋子里的东西不可能一下子就装进去了,是一次次的累积而成的。
在我们的人生中,其实也应学会“储蓄”,学会“零存整取”。我们在银行存款,存入的零钱取出时就会变成整数——这就好比我们大脑里的知识,每天学一点、每天存入一点,到用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了。在学生时代,年栗牢牢掌握各方面的知识,不只限制于课堂上的功课;职业历练中,他同样注重每一个岗位的积累,因为他清楚:再优秀的人也不可能一步走到成功,绝大多数的成功者都是从平凡的岗位一步步走来的。为此,不管自己的职位有多低,收入有多少,他都不会小视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于是,他很快掌握了行业内较多的经营管理、运作流程、交易规律、业务技巧等,成长为行家里手。
年栗自参加工作至今,虽然经历了三家银行的工作变化,但始终没有离开商业银行,始终没有离开基层支行。他做过业务序列的每一级岗位,做过管理序列的每一级岗位,是从一名最基层的见习客户经理成长为支行行长的。年栗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评说自己的职业生涯:“招商银行的工作经历主要是业务学习阶段,自己的部门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民生银行的工作经历相对短暂,也许是所有制结构的原因,民生的企业文化和招行却是鲜明的对比,也让我对于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氛围更加明确,也体会到了企业文化绝对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光大的工作应该说是处在快车道上,厚积薄发的结果,经过了相对比较长时间的积累,一旦有了认同的企业文化和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个人的才干得以施展并且爆发出了较大的内生动力。”
荣誉背后的那个“家”
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年栗在工作中以拼搏实干、奋发进取的精神取得了客户和同事的认可。2010年4月开始主持光大银行北京世纪城支行工作时,于他是一次挑战,一方面他需要快速地融入团队,另一方面需要带领团队取得突破。他说:“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风险更多的是承担在支行这一层面。在风险的把控上,我尽可能科学、客观地作出判断,使之健康发展。”
光大银行北京世纪城支行是基层单位,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支行分公司部、零售部、营业室、办公室等多个部门。面对压力,年栗克服重重困难,与团队成员紧密配合,科学分析,在短时间内明确支行发展方向:那就是坚持以零售业务为特色,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解决方案为目标,走对公、对私均衡发展的道路。在确立了发展道路后,年栗便带领大家展开积极的营销工作。
该支行位于北京世纪城社区,零售业务有着比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在世纪城社区周边多家银行林立,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全面推动光大银行世纪城支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年栗把支行内的4名年轻的女党员安排到零售客户经理岗位上,形成了具有世纪城支行特色的党员先锋团队。她们每天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耐心细致地解答客户提问的每一个问题,尽心解决客户遇到的每一个困难,还做到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灵活提供差异化服务。因为此,世纪城支行在周边多家银行中脱颖而出。
世纪城支行在年栗的带领下,为实现“更有内涵的发展”作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在经营和领导上,年栗从不简单的循规蹈矩,从不以历史习惯做法为科学方法,他总是能抓住事物发展的最本质要领,科学决策与领
szKrjNpv2KNEw7PLeuS9Fw==导,实现各项业务的均衡发展。在客户服务上,坚持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而非“以产品为中心”,在这一理念的带动下,世纪城支行优质及以上客户数新增等多项指标取得了北京分行第一的好成绩。在支行业务发展结构上,他注重对私与对公、规模与利润、营销与风险、工作与生活等多方面的均衡发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支行29名员工,管理着上百亿的客户资产,创造利润近亿元。
他努力为员工创造一流的“家”,营造一个温馨的“家”。一日三餐,看似平常简单,其实关系到每位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基本需求。如何改善员工伙食,帮助员工解决就餐困扰,一直是年栗思考的问题。为了能让员工在支行吃得健康,该支行专门设立了伙食委员会,每月召开会议广泛征求各部门员工意见,持续改善伙食质量。后经过反复考察选择了为支行附近某部队提供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中标单位,提早餐和午餐服务,餐食安全、服务优质、种类丰富,深得员工好评。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年栗不忘支行发展的根本,那就是人的发展。支行每一位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每一位员工的伙食标准都是他考虑的内容。当有人工作不顺,心情不好时,他会耐心地开导和谈心;当有人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会送去最温暖的问候;为了鼓励大家学习,他给予了充足经费支持,建议开辟了支行图书角;为了鼓励大家锻炼身体,他提议组织了支行各类体育活动。该支行对全行员工进行了摸底,建立了“员工生日档案”、“员工子女档案”等,每逢员工生日都将美好的祝愿和生日蛋糕及时送到,“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员工也都会收到来自工会的礼物和祝福。
在经营工作之外,年栗还积极参加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他亲自推动并组织的小合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先后获得光大集团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第一名、北京市银行业歌咏比赛第二名、首都金融系统红歌比赛一等奖、“党在我心中”首都职工合唱比赛一等奖、央视“微笑杯”大赛一等奖等众多殊荣!
作为支行行长,年栗在这个平台上,将自己的金融理论与经营智慧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使支行事业得以均衡、和谐、科学发展。“广泛学习、健康生活、积极工作、实现价值”,是年栗给世纪城支行定位的企业文化。
中国光大集团“第二届五四青年奖章”、中国光大集团“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光大银行(总行)“十佳支行行长”、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先进个人”……一个个荣誉背后是汗水、智慧的彰显。年栗说,成绩的取得只代表过去,创新无止境,惟有一如既往高标准要求自己、带好团队,逐步实现“更有员工幸福感的发展”。
年栗的爱好很多。读书是他很好的休闲方式,他善于通过阅读开阔视野,有关金融、历史、传记类图书是他看得比较多的。“我天天在外跑,难得有时间锻炼。我爱好运动,爬山、游泳我持之以恒——这两项运动有个特点,可以独自进行,不需要配合,可随机安排。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身在银行业的年栗善于“储蓄”人生,丰富人生。他“零存”友情,“整取”美丽的回忆;“零存”亲情,“整取”温暖;“零存”爱情,“整取”幸福;“零存”学习,“整取”学识;“零存”工作,“整取”自豪感!年栗始终很好地把握着生活、家庭和事业的平衡点,使“储蓄”人生丰富多彩。
认真过好每一天,“零存”每一个细节,厚积薄发,“整取”的将是完美和辉煌!这是采访年栗时给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