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08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尚未消除,但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的内需迸发、消费升级,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这些推动全球化的内在源动力依然强劲,并掀起了一波以互联网为平台、背景或思维的创新创业高潮。
在这波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天使投资人的形象逐渐跃入民众视野——
他们似乎是财富的象征,挥一挥衣袖就投资一个公司;他们人脉广泛,被他们投资的企业就像是被贴上了信誉的标签,在圈子里能够得到更多信任;他们有智慧,好像只有超越时代的创新项目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有善心,愿意与创业者同甘苦、共进退。
再配上“天使”的美誉,他们一直笼罩着神秘的光环,往往代表着缔造成功、点石成金的神话。
追本溯源,“天使投资”一词源起纽约百老汇,最早指富人资助一些具有社会意义的公益演出。对那些充满理想的演员来说,赞助者如天使般从天而降,帮他们梦想成真。后来,天使投资被引申为对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企业的早期投资。
这些投资人被称为“天使”。
实际上,“天使”既不像外人看到的那么风光,所作所为也并非单纯为企业投钱那么简单。
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不但送来资金,更重要的是投入了理念和见解。很多时候,一个企业死掉,并不是突然的,在这之前会有很多蛛丝马迹,天使投资人要想办法帮创业者渡过难关。不少“天使”本身就是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走过风雨坎坷,积累了深刻的行业经验,创业心得,成功的收获和失败的教训,深谙规范的市场游戏规则,这些对于一代又一代不断涌现出来,刚刚上路、艰难跋涉的年轻创业者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应该说,天使投资人所带来的,绝不只是一笔资金,而是对创业激情的肯定和对创业环境的提升。在创业者面前,天使投资人则起到导师也是向导,是创业伙伴更是励志榜样的作用。这是无需强制学习的榜样,而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成功创业者标杆。对于更多年轻创业者来说,这样的偶像更具效仿的作用。而且在一次次的投资过程中,“天使”们也不断重温自己的创业热情。
当然,天使投资人并不是“雷锋”,其主要目的还是通过投资而获得更高的回报。与其他股权投资机构相比,天使投资人愿意冒高风险去投资种子期的项目,甚至乐于向尚处于“创意”阶段的创业者提供起步资金。相比于风险投资,他们更为自信,并愿意为自己所看好的项目冒风险。
因此并不是所有“天使”都能成功地投资获利。由于企业自身和市场环境等复杂因素,很多天使投资资助的小企业半路夭折,投资血本无归。纵观国际国内,只有少数天使投资是赚钱的,“赚了大钱”的更是少之又少。敢于作天使,既要了解一个行业,精通各种数据,又要有战略思考的能力;就要有前瞻性的视野,又要有承担的心胸,即便失败,也在所不惜。
相比国外成熟市场,我国天使投资仍处起步阶段但在不断发展壮大大群体。本期专题,我们专访到几位知名天使投资人,在他们的经历与感悟中,共同探寻天使投资人的输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