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茶马古道线形遗产区域保护研究

2012-12-28 03:17王丽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茶马廊道古道

王丽萍

(昆明学院旅游学院,云南昆明 650214)

滇藏茶马古道线形遗产区域保护研究

王丽萍

(昆明学院旅游学院,云南昆明 650214)

遗产区域思想是世界遗产领域内专门针对跨区域、综合性遗产保护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其关注遗产要素到环境的整体保护。该理论为滇藏茶马古道这条在我国西南地区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带状遗产区的保护提供了借鉴,是根本改变当前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备受破坏现实的迫切需求。茶马古道遗产区域保护关键在于确定遗产区域保护边界、贯彻整体保护理念和构建协作保护机制,基于此,提出古道遗产区域保护策略,具体包括编制整体保护规划、细分保护层次、落实三大必备系统、组建“省部际会商小组”协作保护机构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以期创新茶马古道遗产保护理念,改善古道保护现状,完善我国线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滇藏茶马古道;保护;遗产区域

0 引言

遗产区域(Heritage Area)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针对本国大尺度、跨区域、综合性文化遗产保护而提出的新理念。美国国家公园局将“遗产区域”定义为“为了当代和后代的利益,由居民、商业机构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保护,展示地方和国家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区域”[1]。基于此,笔者定义“线形遗产区域”为以河流、山脉、古道、交通线路或线状构筑物等为空间线索,通过人类重大历史活动、历史事件或地域文化而联系在一起的特定地理区域,其呈线状或面状展示该文化地理区域内的所有遗产要素,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特殊文化景观。就其实质,遗产区域是一种从遗产要素到遗产环境的整体保护理念,其保护对象由单个孤立的遗产点转变为有人类活动的区域文化景观。历经世界遗产保护界在理论和保护实践中的推进,遗产区域保护体系逐渐成熟并成为世界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研究遗产区域保护思想将拓展我国大尺度线状文化遗产的保护思路并提供经验借鉴。

在国际遗产界积极探索大型线状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推动下,自本世纪初,我国逐步引入“遗产区域”、“遗产廊道”等理念,对大运河、丝绸之路等大型遗产区域保护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2-6],但少有对滇藏茶马古道这条在我国西南边疆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线路遗产保护的研究。值得关注的是,现有的保护体制与方法无法解决茶马古道线路本体及沿线遗产资源在其传统功能近乎丧失、环境恶化和快速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影响下正面临着的严重生存威胁。因此,本文着眼于茶马古道的有效保护,在“遗产区域”保护理念指导下,分析古道线形遗产区域保护的关键问题并探讨其保护策略和具体保护规划,以期创新茶马古道保护理念和思路,为沿线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切实推进古道的整体保护,进而尝试建立跨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遗产区域保护”范例,为我国其他大型线状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经验参考。

1 滇藏茶马古道线形遗产区域的特征

视滇藏茶马古道所连接区域为一个统一的遗产区域,其必有不同于普通地理区域的特征。把握这些特征,才能找准保护此遗产区域的关键所在。

(1)以古道线路为纽带,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在地理空间上整合沿线自然资源,构建完整、有序的地脉基础。茶马古道空间跨度极大,其线路网络主要跨越滇、藏、川3省区,并延伸至东南亚、南亚诸国,它连接了无数的高山、湖泊、河流、峡谷、盆地、高原,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路途最难、地势最险的文明古道。沿线各区域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古道遗产区域的串联,形成连续的、地域风格不同却有内在关联的遗产带。区域地脉构成了文化遗产的背景环境,有着烘托遗产历史文化氛围的作用,是遗产区域整体保护对象的必要组成。因此,划定茶马古道准确空间范围、构建完整地脉是古道遗产区域保护的前提。

(2)以历史上滇藏商贸交流、文化交流活动为线索,茶马古道遗产区域将在特定时间、空间和文化上具有关联度的众多遗产单体整合为一项综合性遗产,更新文化遗产认定的传统视野,作为遗产联合体,其涵盖范围、内容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以往的文化遗产项目。茶马古道遗产区域构成极其复杂,包括历史文化要素、自然生态要素和游憩要素。其中,历史文化要素主要包括与茶马古道经济交往功能相关的要素,如古茶园、古茶号和茶厂、古城镇、集市和驿站、古道和桥梁;与古道历史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地方特色文化景观,如宗教建筑、遗址遗迹、各民族传统文化等。游憩要素主要指位于古道确定空间范围内的重要风景区、公园和度假地等。因此,对构成茶马古道遗产区域关键性要素资源的识别可明确保护对象,选择针对性强的保护措施。

(3)滇藏茶马古道是典型的历史性交通廊道型遗产区域。自唐宋以来不断形成的古道历史线路是滇藏等地先民影响自然环境的典型代表,它是人类突破障碍、变天堑为通途的杰出创造,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文化景观,诠释了古代先民如何通过对大自然实施克制和干预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古道遗产区域是历史剖面在不断延伸的地理空间内积累、叠加的产物,充分代表和反映其所代表的文化地理区域文化要素的整体,保护此遗产区域,应注重恢复各种文化时空的表征。

2 滇藏茶马古道线形遗产区域保护关键问题

综观滇藏茶马古道不容乐观的保护现状,反映出当前保护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缺乏具有针对性的遗产认定标准和保护理论框架,遗产家底不清、保存状况较差、缺乏整体宏观视角下的统一保护策略和总体保护规划,因其线路庞大而分散导致遗产保护管理力量分散,综合整治、合理利用缺乏统筹协调[7]。要解决以上问题,以“遗产区域”理念保护滇藏茶马古道整体遗产,需抓住如下关键环节:

(1)确定滇藏茶马古道线形遗产区域的边界。遗产区域边界的确定是保护遗产区域的前提与基础,具体包括划定遗产区域的空间范围和识别遗产区域的构成要素。遗产区域的边界并不是绝对唯一的,对于同一个遗产区域,不同的保护要求和主题会产生不同的边界,因此,遗产区域主题是确定边界的基础,根本原则是考虑将哪些遗产资源按照某个主题整合、串联成统一的遗产,确定后的边界应囊括与遗产主题关系密切的关键性资源。此外,确定遗产区域边界还应参考几个普遍原则:遗产区域的边界应尽量紧缩,以便将关注的焦点和资金集中在对与历史背景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性资源上,实现保护的经济性与高效性;边界通常由地理位置相对明确的景观要素(如水体边界、山脊线、交通设施等)来界定;边界应包括关键性的生态文化资源密集区(如各级自然保护区、湖泊和湿地、历史街区)和它们的控制性保护地带;边界内不仅包括核心区(如古道线路),还应包括由核心区繁荣而带动发展起来的地区。

就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而言,其线路空间范围界定尚无一致看法,只能以古道的历史文化主题为标准来确定。梳理茶马古道的发展历程,概括其主题为“滇藏区际、族际的历史交往”,结合边界确定的一般原则,本研究将该遗产区域内滇藏茶马古道的主干线路及其所联通的主要节点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包括云南和西藏的版纳州、普洱市、大理州、丽江市、迪庆州、怒江州、昌都地区和拉萨市八大区域的39个市(县)。古道线路所依附的地理环境特征构架了遗产区域的地脉总体,提供了遗产保护的基底环境。在确定的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范围内,识别遗产构成要素是另一关键所在。要素识别既能确保与遗产区域文化主题相关的遗产点整合到整体保护体系,又能有效避免因遗产界定不清而导致保护对象泛化、保护措施难以落实、形同虚设等问题。在全面分析和整理古道沿线的遗迹遗存、相关史实、文献、宗教和文化观念传播的具体场所、发生重要影响的地点及相应的文献记录,以及沿线自然环境的资源与状态的基础上,确定了此遗产区域由沿线8大区域的651项相关遗产要素构成且要素种类繁多、分布不均(表1)。

(2)强化和渗透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整体保护理念。反思茶马古道保护现状,缺乏整体保护理念是造成该问题的瓶颈因素。滇藏茶马古道跨越多个行政区,在某些地区因交通道路、市政管网、水利工程、旅游项目等的建设将古道切割得四分五裂,造成古道遗产内在的历史和文化联系性断裂,破坏了其文化的整体性,使古道深刻的历史内涵随其外部风貌的大幅改变而彻底丧失。但是,古道是一项涵盖物质、非物质和自然遗产要素的统一遗产,其线路上任何单体文化遗产的身份和地位都难以代表整体区域对文化多样性的展示和其整体文化价值,因此,保护任一知名遗产点都无法覆盖或替代对古道的保护,须视其为一项完整遗产进行整体保护。遗产区域正好搭建起一个以重大人类历史活动、文化事件为线索,覆盖世界、国家或区域的遗产保护框架,此体系不仅使具有杰出而普遍遗产价值的世界遗产得到保护和展示,而且对那些虽尚不具备典型世界性遗产价值,但能充分体现文化多样性,见证区域历史发展和历史文脉,共同构成滇藏茶马古道完整性的众多遗产项目,整合到这样一个新的保护体系中加以表述和保护,进而整体提升茶马古道文化价值[8]。

表1 滇藏茶马古道线形遗产区域构成要素类型分布Table 1 The distribution of components′types of the linear heritage area of the Ancient Tea and Horse Road in Yunnan-Tibet

(3)构建以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的遗产区域协作保护机制。遗产区域跨越国家、区域界限的保护和管理体制必定成为新的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将更加有利于完善一个全球性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的形成。其中,合作伙伴关系是重中之重,遗产区域保护强调各级政府部门、商业机构、研究机构、非盈利组织以及社区、民众等不同实体建立遗产保护的合作伙伴关系,搭建区域合作平台,以解决遗产区域内面临的复杂问题。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保护需构建一个地区性的保护网络,其保护对象和涉及利益的复杂性使单一的政府在古道遗产区域的申报和管理上已力不从心,步履维艰。例如,古道传统交通运输功能丧失殆尽,交通部门无意管理;沿线文物遗迹虽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这些文化遗存又同属地方宗教管理局、园林局或文化局共同管理和监督,权限和责任不对等导致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最终陷入无人管理的局面;对于沿线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存,文物部门缺少介入的依据而无人问津。因此,古道遗产区域保护急切呼吁滇藏两省区相关政府联合申报、联合保护、联合管理、集中优势、创新区域合作保护机制,共享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保护的多赢目标之利。

3 滇藏茶马古道线形遗产区域保护对策

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核心保护理念是以古道干线和支线网络建立遗产联系纽带,重点保护与古道功能和性质相关的核心资源,将其整体保护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文化景观,更好地展示和表述茶马古道遗产区域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多样性。

3.1 从整体保护角度编制古道遗产区域保护规划

古道遗产区域的保护规划是一项包含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规划,应结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把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保护工作纳入国家或西部地区政府的重点规划项目,最大限度获得政府主导和支持;针对古道遗产区域不同层次的规划体系,应先行编制古道遗产区域构建规划大纲,以指导各分层次详细建设保护规划的制订,在今后部分小尺度专项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总体构建规划;各专项规划须科学规划具体遗产项目的建设、保护、展示和利用,明确措施和要求,分期实施目标和工作步骤,确保构建工作落到实处;在茶马古道沿线各地已完成的有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基础上,充分征求意见,实现茶马古道遗产区域保护建设规划体系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环保、交通、水利、土地利用等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形成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建设保护规划的指导,全面、逐步推进和实现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的建设和保护实践。

3.2 划分古道遗产区域保护层次

空间尺度上,滇藏茶马古道是一个完整的遗产区域;战略层面上,古道遗产区域是一种遗产整体保护的思路和体系,为落实保护工作,需构建体系内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内部结构和保护层次。从“点、线、面”三个层次组合古道遗产区域内的所有构成要素,以多项目、多方法、多思路对遗产单点、小型遗产聚集区和大范围遗产区展开分门别类的保护,以最终实现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的整体保护,具体保护层次及构成见图1。

从微观“点”状依次递进到宏观“面”状,低层次的保护实践为高层次的保护夯实基础,三个层次结构互为基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古道遗产区域保护体系。但是,此结构层次并非古道遗产区域保护时序的依据,应选择价值突出、保护基础条件相对优越、较易推进的项目先一步实施,贯彻“以先带后、以优带劣、逐步跟进”的理念,可有效避免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保护工作在一开始就陷入因资源有限但保护范围过大、线路过长所面临的矛盾与困境。

图1 滇藏茶马古道线形遗产区域保护层次Fig.1 Preservation hierarchy of the linear heritage area of the Ancient Tea and Horse Road in Yunnan-Tibet

3.3 抓实古道遗产区域保护管理的三大必备系统

古道遗产区域保护管理工作应落脚于该遗产区域的项目系统、解说系统和交通系统。

项目系统主要指进行遗产保护或利用的相关配套项目组合,多结合区域内核心遗产资源密集点来设置。针对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可实施构建主题区域、构建历史剖面、构建多种文化共生空间等不同性质的项目。3种项目在构建依据、实施重点和操作理念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表2)。

表2 主题区域、历史剖面和多种文化共生空间的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among theme area,historical section and multi-culture intergrowth space

遗产区域是一个由共同主题联系起来的整体,应建立独立于单个遗产点和行政边界以外的整体解说服务体系。这个体系的关键是通过将历史遗存与可见的景象结合,强化遗产区域的地理特性,同时,依托沿线分布的核心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建立多解说节点或多中心的模式。首先,解析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主题,形成区段间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的解说主题框架,以当地正在或已经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历史记忆为解说焦点;制订解说服务策略,对关键地段做重点解说,筛选古道代表性文化做专题解说,对具突出价值的遗产点开展遗产信息、遗产保护利用的示范性解说;在茶马古道覆盖的8大区域内构建由解说中心、解说节点和解说服务终端组成的网络体系,保障解说触及该遗产区域的整体范围;最后,据解说内容和受众不同选择参与性活动、幻灯与图片展示、展览、多媒体宣传、自我导向型示范区参观、解说员讲解等灵活多样的解说手段。

交通系统通达是古道遗产区域保护利用的先决条件,可依托茶马古道沿线已有的交通运输条件,完善包括公路、铁路、航空、非机动车道、游步道、景观道等多种方式互为补充的交通网络;组建多段主题鲜明的廊道环线方便公众体验,感悟地方历史文脉和地方精神,提高遗产关注和保护遗产的自觉性;在遗产区域包括的景区内规划连续的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在游览过程中增强公众对人地关系和谐的文化景观的渴求;在仍部分保留有茶马古驿道的地方科学修复古道历史路径以探寻和展示线路遗产历史原貌。

3.4 建立以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管理委员会和“省部际会商小组”为核心的协作机制

在国务院、国家文物局和文化部领导的牵头下,联合滇藏茶马古道沿线各职能部门成立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管理委员会,具体包括文物管理局、建设局、交通局、林业局、旅游局、环保局等与遗产保护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报请国务院批准,成立包括国家相关部委和茶马古道沿线省区在内的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省部际会商小组,并在市、县设立相应的会商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细致而繁杂的协调工作;该省部际会商小组主要是协调解决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构建和保护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召开全体会议,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统一安排和部署下一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平时的协调工作主要交由会商小组办公室负责,通过联络员参加的办公室会议或有关方面的联席会议,及时了解、沟通示范区构建保护工作情况,协调认识,达成一致;对关系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示范区的重点项目和重要事项,可组织专题调研,形成工作建议报省部际会商小组审议;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须将该遗产廊道构建列入政府工作议程,领导中有专人负责协调相关市县政府和部门的工作,确定重点、明确责任、监督落实各项构建工作。同时,重点建设协作保护管理机制中的信息互换、利益补偿、评价激励和惩罚机制,保障区域合作工作落到实处、顺利推进。

3.5 积极推进古道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明确和提升茶马古道的遗产地位需要肯定与强调茶马古道整体作为一项新类型的完整遗产。目前,云南省已率先将茶马古道7个路段打包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后应逐步扩大茶马古道文保单位的范围并最终囊括整体路段;其次鼓励和敦促古道沿线各地尽快将古道上尚未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遗存确定其文保单位的地位;另外,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滇藏两地文物部门联手其它相关省市,做好茶马古道申报世界遗产可行性研究;以建设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为契机,将茶马古道先行申报列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申遗的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加强保护,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将茶马古道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国际范围内扩大其遗产价值和影响力。这也有助于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的建设和管理实践。

4 结论

滇藏茶马古道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品牌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必不可少的组成,完整保护古道文化遗产对西南边疆民族寻求共同历史记忆、延续地方历史文脉、彰显民族身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茶马古道危机重重的保护现状迫切需要创新和拓展其保护思路与方法。借用美国“遗产区域”保护理论,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区域保护在确定的保护边界即滇藏2省区线路覆盖的8大区域39个节点地范围内,以统一的历史文化主题为依据识别出多达651项遗产要素,整合为一项统一遗产,采用编制古道遗产区域整体保护规划、细分遗产区域保护层次、落实遗产区域保护的项目、解说和交通三大核心系统、构建以“省部际会商小组”为核心的区域协作保护机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策略推进保护实践,有效改善滇藏茶马古道保护现状、挽救古道遗产、提升古道遗产地位和价值,在我国线形遗产区域保护领域先行一步,探索经验以供参照。在此,笔者仅对滇藏茶马古道线形遗产区域保护思路与策略从整体和宏观角度做了思考,保护策略落实等具体环节仍需进一步研究。

[1] 朱强,李伟.遗产区域:一种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新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50-55.

[2] 王志芳,孙鹏.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中国园林,2001(5):85-86.

[3] 李伟,俞孔坚,李迪华.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J].城市问题,2004(1):28-32.

[4] 朱强.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北京大学,2007.

[5] 朱强,俞孔坚.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层次[J].城市环境设计,2008(1):16-20.

[6] 麻三山.遗产廊道:湘鄂黔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新思维[J].前沿,2009(6):82-84.

[7] 单霁翔.守护千年古道再书世纪新篇[J].中国文化遗产,2010(4):8-15.

[8] 王丽萍.文化线路:理论演进、内容体系与研究意义[J].人文地理,2011(5):43-48.

A Study on the Preservation of Linear Heritage Area of the Ancient Tea and Horse Road in Yunnan-Tibet

WANG Li-ping
(Tourism College of Kunming University,Kunming 650214,China)

Heritage area is a new idea and approach to preserve the trans-regional and composite heritage 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world heritage preservation,which concerns on integrated preservation of heritage including its key elements and settings.Linear heritage area emphasizes its space frame of being line-shape,aims to protect the heritage system with many cultural,natu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s distributed along.The heritage of the Ancient Tea and Horse Road is a typically linear heritage area with the significant cultural value in south-west border area.However,nowadays the Ancient Tea and Horse Road has fell into the serious preservation crisis.It is very urgent to protect the ancient road as a whole.The keys to the heritage area preservation of the ancient road are to delimit the preserving scope,to implement the integrated preservation concept and to establish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Based on these key factors,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preservation strategies of the ancient road heritage area,specifically including making comprehensive conservation program,differentiating preservation structure,carrying out the three necessary systems,establishing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and applying for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The preservation of the ancient road heritage area will facilitate to innovate traditional preservation ideas of the Tea and Horse Road,to improve the present preservation situation of the ancient road,and to perfect our preserving system of liner cultural heritage.

the Ancient Tea and Horse Road in Yunnan-Tibet;preservation;heritage area

F590.3

A

1672-0504(2012)03-0101-05

2011-12-07;

2012-02-22

国家社会科学

“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研究”(08XMZ035)

王丽萍(1975-),女,副教授,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史、旅游管理。E-mail:wlp114@hotmail.com

猜你喜欢
茶马廊道古道
走古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茶马古道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骑行“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访茶马古道
郑州市2014年拟再建千公里生态廊道 共涉9条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