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伟
(贵州省印江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勘察设计室,贵州 印江 555200)
软土路基极易变形,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有些软土路基在填筑过程中就因路基变形,而无法定型铺筑路面;有的即使勉强铺筑了路面,但由于软基变形,还未交工验收,路面就开始不稳定和不平整;在运营中变形的不但要年年治理,耗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及其优点,为我市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提供宝贵的经验。
土体是由不同成分、不同尺寸的土粒所组成的一个相对分散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土体的整体强度是由土粒之间的粘聚力和内摩阻力所决定。而大量水的浸入又会降低土粒之间的内摩力,引起土体的膨胀。而土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分散度、土的成分、土体的密实度。当然密度大的土体,水是不容易浸入的,这种土的水稳定性是相对较好的。由此可见,土中所含水的成分和土的密实度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对软土的加固处理,这两点是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但是有诸多的选择性存在的同时,选择也就变的复杂了,因此为了更好的选择实用、科学的方法,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投资少,占田少,效益高,安全性高。具体的来说就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包括土质、资源、环境等等,做到因地制宜,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注重建设效率与质量。就目前几年,国内软基处理技术的经验来看,在有限的施工期内要做到完全消除施工后的沉降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以后的修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于软土进行技术处理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经济标准的处理措施,有效地把沉降度控制在设计的指标内,以达到一切尽在掌握中。
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根据具体的土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对于土体的勘察则是必要的,唯有在对土质的彻底了解后,综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采取切实有效、可行的处理方法,才能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具体的软基处理方法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施工前应对软土通过排水沟进行排水晒干处理,注意用人工清理场地上的垃圾。同时在工地存放够用一天不超过两天的石灰、水泥,做好防水防潮的准备工作。在表层处理法中压实与养生是两个重要的环节。用生石灰、水泥或离子稳固剂来稳固所处理的土时应在最后一次拌合后进行压实,如果用生石灰稳定土,则必须在拌合的同时进行碾压,在生石灰水解完成后再次进行碾压,此种情况下可根据土质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专门的养生,不过由于土质和施工技术的局限和影响,一般做到用一周的时间来保养,对于土质的稳固性和密实度是最好的。为工程的进一步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好了铺垫工作。
当表层土壤为粘性时,在其内渗入添加剂,就可提高其压缩性和强度性,这样不仅施工作业的机械能顺利的行驶,同时也能提高填土的稳固性。通常添加剂的主要构成成分有:生石灰、粉煤灰、水泥等等。石灰类添加材料通过现场的拌合后不仅降低了土壤的含水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学反应的发生,还对被固结的土,起着促进土体稳定的作用。
强夯法是通过使用重锤反复夯击地基,以达到增强地基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方法。强夯法一般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粘性土等土质地基。同时,还可用于可液化砂土地基或湿陷性黄土地基等。但对于饱和度相对较高的粘性土而言,实用强夯法效果就不是很明显,可谓效果一般,同时对于淤泥质类的效果则更差,故,在采用具体方法措施时,应针对具体的土质进行效果最大化的选择,而不是一味的使用强夯法。
如果所打造的地基内存在一定范围的软土,那么通常是将这部分范围内的软土换掉,用以质地坚硬,性能高,稳固强的土质进行填充,一层一层的铺设。并同时配以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对填充土进行打压、强夯等,使其结实,密度高,达到土质的一个要求或是标准,成为高质量的人造地基。换填法适用于处理浅层的地基,对于一些地域性特殊土也同样实用,如:处理山区地基软硬不均匀,破碎,土洞等等都能有很好的效果。
加载法的运用是为了使换填法的效果达到最佳。换填法是用以质地坚硬,性能高,稳固强的土质换掉原来一定范围内的软土,而加载法则是防止填土或埋入的构造物发生沉降而造成破坏,预先促进软土地基的沉降,以达到增强地基的强度。加载法主要的可分为三种,一种就是填土加载法,另一种就是大气压加载法,它通过在地表面铺砂,并覆盖上不透水膜,使之形成真空,这样依靠大气压力来加载促进固结。第三种就是减低地下水法,利用井点、竖井等辅助工具降低地下水。总体上这三种方法都是不单独用的,但是第一种方法也就是用填土法加载时要特别注意地基的稳定性,降低水位法和大气压加载法则因种种限制,同时需要担心地基受损,使用的特别少,基本上是不采用的。
在软土路基上施工时,应对路面进行动态观测,主要包括:沉降和稳定的观测。有必要时须结合实际情况设置观测点。像对地基条件较差,地形变化很大,出现的问题较多的地段、部位设置观测点是必要的。对于观测点的设置需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的分配,时间上主要是和施工同步进行,施工的同时进行观测跟踪,空间上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观测重点,将观测点至于不同的横断面上,这样从不同的点进行跟踪,采集数据,不仅是某种意义上的监督和保护,还便于数据分析,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是一种高科技、高含量的技术,面对复杂的软土特性,这种技术让土壤的强度、密度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一方面不仅对高速公路的顺利建造有着重大意义,而且还打开了各地交流的一个通道,不仅是经济上,还有思想文化上的交流。正所谓"要致富,先修路",相信这种技术为各地的交流所提供的平台意义非凡。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技术旨在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将软土人为的改造成功,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加强其承载力。在公路使用期内不致发生较大的沉降、凹陷等重大情况,保障路面交通的平稳顺畅。由于软土的分布情况复杂,且土性差,为了符合高速公路的高标准要求,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对于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1]刘巍巍.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技术对比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2):26.
[2]牛路,樊津军.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技术浅析[J].科技信息,2009(19):280.
[3]张廷刚.对公路软土路基处理几点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15):91.
[4]宋如玉,刘志峰、吴海兵.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