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发现 操作感悟

2012-12-26 01:45张兰香
黑河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张兰香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领悟知识的产生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观察操作;培养空间观念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种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从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到选择、设计合适的材料教,更是一种创造和发展。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感悟数学知识。

【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下面图形都是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多媒体出示图形)

生:第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第二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6立方厘米。

师:能不能说出你是怎样数的?

生:第一个长方体下面一排长有 3个小正方体,宽有 2个小正方体,下面一层有 6个小正方体,有这样的 2层,它的体积就是12立方厘米;第二个长方体下面一排长有 3 个小正方体,宽有 3 个小正方体,下面一层有 9个小正方体,有这样的4层,它的体积就是36立方厘米。

师:观察比较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发现,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下面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多媒体出示图形)

(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广泛交流,进而得出结论:求长方体的体积就是看每个长方体里包含了多少个体积单位。)

师:要计算像电冰箱、微波炉等一些较大的物体的体积,是否也要用体积单位摆一摆、数一数呢?

(让学生大胆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和什么有关。)

生1: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长、宽和高有关系。

生2:长方体的体积可能是长×宽+宽×长+宽×高。

生3:长方体的体积可能是底面积×高。

生4:我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是长×宽×高。

师:我们先把这位同学的猜测写在黑板上。(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怎样才能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用小正方体摆。

师:用小正方体摆,其实就是做实验,那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操作要求:①同桌两人拿出几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②请两人合作摆放不同的长方体。③填好记录单。④思考:怎样计算长方体所含有的体积单位个数?)

师: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并请一组同学到前面用大一点的学具进行操作,操作后把有关数据填写在电脑上的表格中。

(教师巡视指导,直至学生操作结束。)

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上的数据,思考一下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长×宽×高”计算。

生2:小正方体的数量与长方体的体积数相等,可以用“长×宽×高”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师:通过验证可以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体积》一课的教学片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都采用能唤醒学生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内容来教学,让学生感知知识的产生过程。笔者认为,这个教学片断有以下特点:

1.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教学片断中,教师变成了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变成了探索者、实践者。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给课堂带来了活力。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学中,出示直观图——数体积单位——猜想物体的体积——操作验证物体的体积——总结公式,这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的。在这些活动中,有优等生的表述,有学困生的模仿,有小组合作进行的操作、交流和总结,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观察、思考、发现、表述、倾听、操作和总结中,分享到学习的快乐。

3.注重探讨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到第二个环节注重学生观察、推理能力的训练,第三个环节更注重操作、觀察、推理等方法的渗透,由直观的长方体到摆不够体积单位的长方体,再到任意摆几个长方体,最后得出计算公式。在一系列活动中,教师给学生留足了观察发现、操作感悟的时间,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之,新课程挑战着每一位教师的智慧,为教师的自主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只有为学生着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学生才能有积极的发现和感悟,才把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好。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