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文科课程网格建设的创新探究
□祝小宁陈小真[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文科课程建设多以单门课程的形式孤立进行的状况,提出了基于网格整合建设的理念,促使课程建设形成合力,形成了“服务本校、服务高校、服务社会”的课程效用思想,以不断扩大受教育面,扩展课程建设功效;总结了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平台五大转型,探究了协同、共享、整合的文科课程六大网格机制;构建了课程规划体系、课程实施体系、课程共享体系和课程评估体系。
文科课程;网格建设;本科教学;高等学校
目前,高等学校文科课程建设不尽科学,多以单门课程的形式孤立地进行,课程具体建设者与课程建设管理者之间难以形成合力。如何通过系统整合,推动整个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提升课程建设成效,实现由“单一主体”向“双核主体”、由“课堂体系”向“课程体系”、由“人文精神”向“全面育人”、由“传授知识”向“传授方法”、由“理论灌输”向“实践能力”的转型,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辐射作用产生?本文将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和研究。
高等学校文科课程的建设,就是要在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复杂环境下,顺应教育本质,强调“服务本校、服务高校、服务社会”的课程效用思想,坚持“内外价值并举”的新型文科教学价值观,实现文科课程建设理念由教学向教育转型;提升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实现文科课程建设机制由单一化向系统化转型,实现课程建设模式由传统向新型转型。
在上述价值观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试图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等文科课程建设方面做出创新。这种创新是在以下理论假设下设计的。
假设一,高校文科课程资源利用应最大化,资源共享将有效地整合资源,扩大受教育面,提升资源利用率。
假设二,改变课程主体、课程系统、课程方法等课程体系,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和学生的学习绩效。
假设三,网格的“协同、共享、整合”思想,对创新文科课程建设提供了思路,将很好地应用于文科课程建设之中。
沿着以上三种假设的路径,提出了文科课程网格建设的核心观点:应用网格管理思想,揭示文科课程建设的网格识别机制、网格配置机制、网格协作机制、网格沟通机制、网格支撑机制、网格评估机制,构建基于网格的文科课程规划体系、课程实施体系、课程共享体系和课程评估体系,使文科课程建设变得统筹有序、有条不紊。
如图1所示,文科课程网格建设理论架构以扩展课程建设功效为目标,以课程建设的四个核心要素(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含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平台)和四个环节(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共享、课程评估)为核心,以“协同、共享、整合”的网格化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网格识别机制、网格配置机制、网格协作机制、网格沟通机制、网格支撑机制、网格评估机制为手段,实现文科课程建设的目标可达、过程有序、手段有效、效果可度。
图1 文科课程网格建设理论构架
文科课程网格建设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三点:
第一,着眼三大效用,梯度式推进文科课程体系建设,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型。确立了文科课程建设应该“服务本校、服务高校、服务社会”三大效用观,建立了以教改示范课程为主体、以资源共享课程为重点、以视频公开课程为龙头的文科课程建设构架——面向本校学生开设了教改示范课程;面向同行高校开设了资源共享课程;面向社会公众开设了视频公开课程——着力突破课程资源封闭及贡献不足等瓶颈,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文科课程建设梯度推进见图2。?
图2 文科课程建设梯度推进
第二,立足五大突破,系统化改革课程建设四大核心要素,推动课程建设更新与转型。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围绕课程建设的四大核心要素,依托网格模式系统化地推进文科课程建设由传统向新型过渡,实现五大突破。即:教学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双核主体”转型;教学内容由“课堂体系”向“课程体系”转型;教学质量由“人文精神”向“全面育人”转型;教学方法由“传授知识”向“传授方法”转型;教学平台由“理论灌输”向“实践能力”转型。文科课程建设转型见图3。
图3 文科课程建设转型
第三,构建六大机制,创新性应用“协同、共享、整合”理念,搭建文科课程网格建设总体架构。基于“协同、共享、整合”的网格化管理思想,对课程建设全过程(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共享、课程评估)实施网格化管理,使原本纷繁复杂、渠道分散的文科课程建设变得统筹有序、有条不紊。通过建立网格识别机制、网格配置机制、网格协作机制、网格沟通机制、网格支撑机制、网格评估机制,实现了文科课程建设的目标可达、过程有序、手段有效、效果可度,破解了课程建设中长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难题。文科课程网格建设总体架构见图4。
图4 文科课程网格建设总体架构
以“协同、共享、整合”的网格化管理理念为指导,突破文科课程规划中教学主体单一、教学内容重叠、教学方法同质、教学环境落后的四大典型困境,依据课程规划理念最先进、课程规划效用最大化、课程资源配置原则最精准,构建起主体多元、系统整合、开放共享、内容与方法并举、认知与能力并重的文科课程规划体系,为网格化的文科课程建设系统提供基础课程资源。
围绕课程规划中两个核心问题,即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和如何有序配置课程,运用网格管理的基本思路,构建起了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识别模式和网络配置模式。
第一,构建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识别模式。以完成培养目标、迎合学科发展和扩大教育效用为目的,从文科主干学科着手,识别各专业涉猎的各学科模块中重要知识群的知识结构、认知侧重和掌握效果,并结合课程规划评估结构,辨识各专业应规划的课程,完成各门课程的具体构建工作。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识别模式见图5。
图5 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识别模式
第二,构建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配置模式。在具体配置课程和构建课程方案的过程中,以文科主干学科中的知识群为核心,构建三大资源数据库,即囊括文科各主干学科的知识群资源库,以及与各知识群相匹配的教学方法资源库和教学平台资源库。在识别各专业涉猎的知识群基础上,根据对相关知识群的知识结构、认知侧重和掌握效果的不同要求,从知识群资源库中提取知识群信息,并据此制定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从教学方法资源库中提取与知识群匹配的教学方法信息,并据此配置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方案和相关应用教材;从教学平台资源库中提取与知识群和教学方法相匹配的教学平台信息,并据此配置教学实验、研究项目和其他教学平台支持。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配置模式见图6。
图6 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配置模式
坚持“知识不是听来的,而是用来的”,从“传授知识”为主到“传授方法”为主,通过构建各种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协同教师学生双核主体,融合教学与科研平台,让学生乐于接触知识、理解知识、吸收知识,建设全方位的课程实施体系。
第一,从能力结构到知识体系,全方位细分和整合教学资源。以“能力结构-知识单元-知识点”模型细分教学内容,以“知识体系-知识衔接-课时数”模型细分教学进度,以“目标-过程-手段-效果”模型多维度细分教学资源。通过网格化细分,并根据能力结构要求,提出教学要求;进而围绕知识点和要求,组织团队成员,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搭建教学平台。
第二,协同教师、学生“双核主体”,完成“课堂体系”到“课程体系”转变。对于概念学习,采用图形化方式,让学生比较相关概念,并进行总结;对于经典理论学习,配以故事情节或工作情景;对于数学模型,采用动画方式,并让学生参与推导过程;对于方法和技术,直接让学生加以运用,在应用中学习总结。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设计一些具有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多维度融合教学与科研,完成“理论灌输”向“实践能力”转型。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充分利用科研优势增强课程教学效果。一是依托科研课题,分析其中带有共性的实验问题,从中提炼后变成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二是依托得天独厚的科研课题资源,结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三是让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组建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科前沿意识;四是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课题开展科学研究,从选题、技术方案的制定、课题的实施和完成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五是在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技术、设备先进的,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在网格化的教育教学资源与环境中,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主体、教学知识点、课程相关元素等都是人才培养大格局下的一个格点,各个格点之间彼此都存在着相应的联系,通过网格沟通机制共享彼此的资源。在课程网格建设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依托文科研究性教学平台、文科综合实验平台、文科社会实践平台,分步骤、分阶段地实现校内、全国高校、社会乃至全球范围内部分学科课程的零距离、无界限、合作式共享。基于网格的文科课程共享体系见图7。
图7 基于网格的文科课程共享体系
第一,学生与课程资源的共享。借助沟通和协调机制,在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组织下,学生间定期与不定期的就课程建设的要素与环节开展学术交流与课程研讨活动;建立一套完整的资源共享平台,组织建立学生课程虚拟团队,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构,即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新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不同学科课程间的共享。文科的几大学科体系之间以及各学科体系内部课程之间都是存在着共通性、连贯性的,把握不同课程间的衔接、梯度和侧重点,促进课程间的融合和创新,实现不同学科课程间的高效共享。专业课程老师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交流就课程的内在理论知识架构进行相互商讨和交流,恰当把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的需求,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间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第三,校际间的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构建文科教学资源网络信息平台,加快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积聚,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知共建和开放共享;广泛建立同行高校间的“合作共赢”机制,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共享建设从师资互聘延伸到校际课程互选、辅修第二专业、学分互认、开放实验室资源等领域;成立文科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工作小组,协调小组将各大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并且上传至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水平便捷的信息资源“一站式”服务;聘请海外优秀的客座教授为学生授课,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引进先进教法,使得学生有更多机会与国际接轨,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热点,增加对前沿的敏感度与把握度。
第四,课程与政府、企业、第三部门间的共享。学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教书育人,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实现课程与政府、企业、第三部门间的共享是十分重要的。建立学校与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间的文科社会实践平台,一方面,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将自身的需求反映给学校,学校根据其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另一方面,学校将自身的人才培养课程方案与它们进行沟通和探讨,适当采纳社会给予的建设性意见。总之,通过“需求-沟通-协调-反馈”四个环环相扣的网格体系,将课程与政府、企业、第三部门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多元交互式共享。
课程评估作为课程网格建设过程中的四个核心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快速、全面、科学地完成对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四个要素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信息反馈给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共享等其余三大环节,进一步推动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基于网格思想的信息反馈及课程评估体系。其中,信息要素通过内部评估和外部反馈机制,将4个评估要素的信息结果在技术层中表现出来,利用网格实现互评功能,使内外部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提高信息的利用性和实效性,以供课程建设的其他环节使用。基于网格的文科课程评估体系见图8。
第一,对教学主体的评估中,成立教学评估督导小组和专家小组,以教学“双核主体”为原则,分别对教师和学生建立一套评估指标。对教师的评估一方面主要通过随堂听课、学生访谈等方法以及学生评教系统信息平台等指标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效果、所掌握的知识群进行评估,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指标对教师的学术水平进行评估;对学生的评估,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参与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质量以及社会实践等指标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评估。
图8 基于网格的文科课程评估体系
第二,对教学内容的评估中,成立知识统筹小组和课程体系研究小组,参考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以“服务本校”、“服务高校”、“服务社会”三大效用为评估原则,以课程体系结构合理性、可持续发展性以及课程内容共享程度作为评估指标,督导小组负责对知识统筹小组以及课程体系研究小组所做出的方案和实际的运行效果进行审查和评估,专家小组对课程体系研究小组设计的各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以及各专业间课程结构的相关度进行有效性分析。
第三,对教学方法的评估中,成立教学方法研究小组,以教学方式多样性、课堂气氛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平台可提供的资源数、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以及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为评估指标,通过随堂听课、学生访谈等渠道对不同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方法分别进行评估。
第四,对教学环境的评估中,成立教学环境检测小组,以教学平台的多样化、可视化与优质课程的同步化为评估指标,对每一种教学平台在每一门课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评估。
以“协同、共享、整合”的网格化理念为指导,整合课程建设的各项资源,立足三大效用的需求,细分课程建设的各个要素、教育资源,构建网格式课程体系,设计识别、配置、协作、沟通、支撑、评估六大网格机制为基本框架的文科课程网格建设体系并构建基于网格的文科课程规划体系、课程实施体系、课程共享体系和课程评估体系,为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以教师和学生为双核主体的教学绩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Innovation in the Liberal Arts Curriculum Grid Construction
ZHU Xiao-ning CHEN Xiao-zhe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For the situation that most of current college liberal art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s are carried in the form of a single course, the idea of an integrated grid-based building is proposed.It can promote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o form a joint force and a thought of “serving own school, universities,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enlarge the area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expand the efficacy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lso sums up the teaching subjec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platform, explores six grid mechanisms of collaboration, sharing and integration of liberal arts, and finally constructs a curriculum planning system,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system, curriculum sharing system, and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liberal arts curriculum; grid constructio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935
A
1008-8105(2012)04-0074-05
2012-07-09
祝小宁(195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小真(1987-)女,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 刘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