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分析与建议

2012-12-23 01:58钟天任
华南地震 2012年3期
关键词:场所广场灾害

钟天任

(1.广东省地震局,广东 广州 510070;2.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与减灾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070;3.广东省地震预警与重大工程安全诊断重点实验室 (筹),广东 广州 510070)

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分析与建议

钟天任1,2,3

(1.广东省地震局,广东 广州 510070;2.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与减灾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070;3.广东省地震预警与重大工程安全诊断重点实验室 (筹),广东 广州 510070)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成反比的情况下,应对重大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刻不容缓。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对市内各个应急避难场所的分析,提出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几点建议。

应急避难场所;广州;城市防灾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地球环境的持续恶化,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不断发生,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数量、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在巨大灾害事件面前,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着极大损失,城市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尤其地震多发,震灾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的总人数的一半,汶川8级特大地震超过80 000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 000亿;玉树7.1级地震导致2 000多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7亿。这两次重大地震灾难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地震来临时,保护人民生命,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成了重中之重。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确保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应急避难场所的概念和功能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为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可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运动场和室内公共的场、馆、所选址,但须避开地震断裂带和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生地段[1];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空旷且地势略高,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地形。应配套的设施包括: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屋,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等[1]。

避难场所不是单一一块空地,避难场所要具备一定的功能,这种功能要保证一旦发生灾害,避难场所可以为灾民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像帐篷、食物、水,还有医疗、通讯、治安、防疫等等条件,这样的避难场所才是完善的。

2 广州市六个应急避难场所的介绍与比较

广州市是中国一线城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全市面积七千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一千两百万人。广州在内的珠三角城市位处地震烈度超过7度 (超过5级地震)的东南沿海地震带上。广州的地震史料记载,广州有广从断裂、珠江口断裂、瘦狗岭断裂三个断裂带,面临着重大灾害隐患,若发生5级或5级以上地震,受灾程度不堪设想,因此防震减灾的工作任务尤为艰巨。目前广州市已建成六个应急避难场所,分别是晓港公园、东风公园、陈家祠广场、番禺南区公园、增城广场和黄埔体育中心六个场所大约可容纳20多万人食宿生活 (见图1)。

图1 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图Fig.1 Guangzhou emergency shelters distribution plan

2.1 六个应急避难场所介绍

目前广州市内的六个应急避难场所主要以公园式和广场式为主,其中晓港公园是在2006年7月28日最早建成的应急避难场所,下面就以晓港公园为重点,分别介绍五个应急避难场所的情况。

2.1.1 晓港公园

位于海珠区的晓港公园总面积达43 800 m2。是在原有公园设施和功能的情况下,将防震减灾与公园改造有机结合建设而成的。离公园西门300 m处即有一块绿色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一进公园西门,可看到地震知识宣传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家庭防震要诀和防震避震与互救要诀。 “应急避难场所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设置在各个大门,并有文字说明和使用方法。公园内的指示牌和公园路标一起,显眼地竖在公园内的岔路口,方便市民寻找。公园里设有应急物资储备室,有应急供电柴油发电机以及一些大型常用应急设备,应急棚宿区、应急厕所、灭火器等平均分布在公园里 (见图2)。一旦灾难发生,在公园内可容纳3 000人短时间安顿,休息草坪区、儿童游乐区等等都可作为应急场地。公园内存储了足够生存的粮食、矿泉水等生活物资,可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但缺少应急水源。周边的万寿、穗花北、穗花南、昌岗东、聚龙社区等社区的居民在灾害来临时可分别从各个门口 (北门前进路,东门东晓路,西门江南大道中和南门昌岗东路)疏散进入晓港公园里的各个应急棚宿区 (见图3)。

2.1.2 东风公园

图2 晓港公园平面规划图Fig.2 The master plan of Xiaogang Park

东风公园位于越秀区,应急避险时实际可利用面积达到36 000 m2,该公园水源少、绿地多,利用率比较高,大约可容纳24 000人住宿避难。在东门的广场就可作为直升机的临时降落点的应急停机坪,包括12 000 m2大草坪在内的约30 000 m2将作为应急棚宿区。供住宿的棚宿区设置在草坪和绿地等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的地方。附近居民,包括旁边的水荫路小学可通过广州大道中的东门,水荫路的西门和水荫横路北门进入公园。

图3 晓港公园人员疏散图Fig.3 Personnel evacuation diagram of Xiaogang Park

2.1.3 陈家祠广场

陈家祠应急避难广场与公园不同,是一个开放型的广场,位于中山七路和康王路交界处的荔湾区,广场可划分为3块应急避险疏散区,总面积23 000 m2。在陈家祠广场牌坊不远处的天桥下,有两块避难场所标志牌。按人均占用15 000 m2的标准,并且按就近安置原则,可容纳附近居民30 000人。同时广场还具备应急指挥、应急疏散、应急厕所以及应急消防等功能。在广场的一边宣传栏里,贴有紧急情况来临时,该如何避险的指引海报,在海报上还详细介绍了陈家祠广场的构造与功能。

2.1.4 增城广场

增城广场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一个避难场所,可应急疏散人数约133 000人,服务半径达到2 km,可疏散周边社区居民及学校师生。增城广场应急避难场所为增城市首个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该场所是一个具有地震应急避难疏散、震害预防,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多功能的场所,内设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避难疏散区。

2.1.5 番禺南区公园

南区公园位于番禺桥南街,占地约96 000 m2,地形开阔。公园周围有多个大型楼盘,设立了9个入口,居民可寻找最近的入口进入公园内。公园内设有应急避难的大型指示牌,设立了应急指挥、应急棚户区、应急物资供应点、应急救护站、应急供水点、应急宣传点,还设立了两个临时应急区和救护点。

2.1.6 黄埔体育中心

黄埔体育中心位于黄埔区,是目前最新建成的应急避难场所,属于Ⅲ类应急避难场所。它远离建筑物,空间开阔,具备应急指挥、应急蓬宿、应急通讯、应急供水和排污、应急供电、应急厕所和垃圾处理、应急医疗救护、应急物资供应、应急消防、疏散指引与宣传教育等多项功能,保障范围覆盖区体育中心附近的大沙片、文冲片及姬堂、茅岗一带,可容纳避难人员40 000多人。

2.2 六个应急避难场所对比

六个应急避难场所分别分布在六个不同区域,有体育场、公园和广场类型,都设置了醒目的避难标志,均具备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要求,设置了应急棚宿区,应急厕所,应急医疗救护,应急供电,应急物资储备室,应急指挥等相关生活保障的设施,缺少中英两国以外的文字和缺少定期进行有规模的演习 (见表1)。

表1 广州市五大避难场所对比Table 1 Contrasts of five major emergency shelters in Guangzhou

3 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原则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

3.1 选址原则

3.1.1 就近原则

六个避难场所选址合理,均建设在城区和人口密集区域,六个避难场所分别分配在5个不同区域的繁华地区中,能为周围步行30 min以内到达的市民服务,使市民在发生灾害后能迅速到达避难场所。

3.1.2平灾结合原则

六个避难场所均符合平灾结合的要求。平时市民可以在各大公园广场内游玩娱乐、休闲和健身,当灾害降临时,即可转变职能,成为避难场所,发挥应急避难功能。在现今土地资源及其紧张的情况下,这样既节省用地,也可节约成本、节约投资[3]。

3.1.3 可通性原则

各避难场所有2条以上与外界相通的疏散通道,确保道路畅通无阻,救灾车辆、消防车和救护车能够顺利通行,市民也能迅速进入避难场所[4]。如陈家祠广场分别连通主干道中山七路和康王路,还有多条支干道;东风公园则连通主干道水荫路和广州大道,支干道水荫横路。

3.1.4 安全性原则

避难场所内的建 (构)筑物,以及利用周边建 (构)筑作为配套设施用房的建筑,应达到GB-18306-2001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1]。六个避难场所均在地势平坦地区,远离高大建筑物,重大危险源地区和活动断层,比较安全,适合暂时安顿。

3.2 存在的问题

3.2.1 维护管理职责不明确

避难场所建成后无人管理,避难功能难以维持。明确维护管理职责是保持避难场所功能能正常运转的有效措施。应急避难场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维护,涉及的事项多、协调的难度大,必须由政府办公室或政府应急办牵头,吸收人防、地震、民政、规划、园林、城管、供电、供水、消防等部门参加,按照工作职能,实行分工负责,各施本职[5、6]。

3.2.2 缺少定期演习

应急避难场所虽已经建成,但缺少实战经验,尚不能检验避难场所的有效性、适用性和实用性,且未能发现避难场所存在的问题与需要完善建设的地方。特别是广州市民的防灾意识薄弱,遇到灾害会惊慌失措,只有通过不断的演习,才能熟悉应怎样避险,熟悉避难场所内各功能区的使用方法。

3.2.3 避难场所规模小,数量少

晓港公园、东风公园、陈家祠广场、番禺南区公园和黄埔体育中心这五个避难场所规模有限,容纳人数均不超过50 000人,而恰恰这几个避难场所所属的区域是人口最多,人口最密集的老城区,因此若发生灾难,这几个避难场所将会在短时间内饱和,之后将会有大批市民无家可归,无处可躲。在人口超过2 000 000人的白云区和1 400 000人的天河区,还没建成一个应急避难场所,明显是不合理不公平的,不符合均衡布置的原则 (见表2)。

3.2.4 标志的文字单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广州旅游,工作或长期定居生活,而各类宣传和防灾标志都只有中英两种文字,照顾不了各国的人们,因此应加强重视外国人安全的问题,在宣传和标志上都应标示多国文字。

4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启示

表2 广州市各区人口与人口密度表Table 2 Population and population density of all districts in Guangzhou

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应对突发的灾害事件,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减轻灾害事件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为人们提供暂时安顿的地方。这个暂时安顿的地方是建设在一定原则上的[8]。

4.1 加快建设步伐、建设更多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将会大大提升广州市应对各种灾害的应急救灾能力。广州市人口数量每年都在上升,只有六个避难场所是远远满足不了应急避难需求的,而且六个场所具有分配不均衡的特点,因此应加快建设的步伐,在人口密度最大的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和天河区多建2~3个,其余的六个区至少每区建一个,在地震到来前,把防御工作落实。另外,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出发,未来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重点不仅要增加数量和扩大规模,还应调整空间配置,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建设多个避难场所,保证人们在灾害之后不会露宿街头,得不到及时的救助[7]。

4.2 加强避难场所和避难知识的宣传力度、深度和广度

灾害降临时,人们会由于惊慌惊恐而纷纷出外躲避,人们会逃到自以为安全和最近的地方,人流的流动方向和数量都是不可预计的,可能会导致有些避难场所人满为患。因此,政府应积极宣传避难场所和避难知识,让人们知道遇到灾难应该去哪里和怎样去,掌握好人们流动的动态以及受灾情况,为下一步的救助救援作准备[7】。 平时,六大应急避难场所的工作人员可向在公园广场内的群众播放广播,派发宣传单等。广州外来人口较多,因此应更频繁地不断宣传,让每个到广州的旅客或务工人员都了解。

4.3 做好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维护管理工作

建成避难场所后,明确维护管理职责是保持避难场所功能正常运转的有效措施。政府部门要制定适合当地行政管理的避难场所管理规定,确立避难场所维护管理协调机制,并指定专门部门统筹负责维护管理工作[6]。各避难场所产权单位要保障避难场所平时的功能运转与应急期的正常使用。避难场所管理要坚持平灾结合的原则,既可供居民平时休闲、娱乐、健身和停车等使用,又能在遇到突发性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供居民紧急避难使用。

4.4 合理规划,出台规划标准,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

建议政府尽早出台避难场所设计标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避难场所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保障避难场所相关规划的实施。日本虽有完善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成熟的经验,但由于国情不一样,不可照搬日本的经验,在我国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每次演习与真实地震发生时,结合当地的特点,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符合情理的标准与规范,以求把避难场所发挥它最大的功能。

4.5 普及相关应急避难常识

向群众宣传避难相关常识。科普宣传应从娃娃抓起,把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在中小学中实现常态化和日常化,实现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从点到面的良性传递。广州市有中小学共680所,学校每学期都应当让学生参加各类防灾减灾演习,让每个学生都知道遇到灾害时怎样面对。广州市的灾害比较少,如发生地震的概率较低,300年来没有发生过3级以上地震,但不等于没有,因此平时更不能麻痹大意,疏于防范。当前对于应急避难常识的宣传还不到位,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群众就可能因不熟悉避难、救灾的有关程序和设施而造成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要最大限度提高信息覆盖范围:利用互联网在社区网络平台上即时发布灾害信息,开辟专栏介绍防灾常识避难场所信息;免费发放防灾光盘、防灾书籍等出版物;报纸刊物、社区黑板报定期设置防灾避难专栏;定期组织市民观看地震科普教育录像;定期开放地震科普教育馆;通过12322防震减灾服务平台,利用手机短信群发的方式宣传避难常识;电视、公交传媒等设置避难常识普及栏目等[8]。

4.6 组织避难演习

定期组织各种规模的避难演习,使群众切实了解灾时如何自我保护、转移到应急避难场所的最佳时机、通往避难场所的最短安全路线及避难场所内各项设施的用途用法、熟悉避难场所内各种宣传标志。同时也可检测地震避难场所设施功能的有效性。

[1]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许慧鹏.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初探[J].防灾博览,2009,2:72-75.

[3]徐群英.广西防震避难场所及其相关技术研究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09,7:93-95.

[4]周晓猛,刘茂,王阳.紧急避难场所优化布局理论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7(6):118-121.

[5]崔从家.对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思考[J].中国人民防空,2009,22(6):28-29.

[6]顾小平,裴友法,乔鹏.城市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J].灾害学,2010,10(25):55-57.

[7]顾林生,陈志芬.避难场所与城市安全[J].中国减灾,2007,10:28-29.

[8]张雪菲.城市地震应急场所规划及管理机制研究[J].城市,2009,8:71-74.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f Emergency Shelters in Guangzhou

ZHONG Tianren1,2,3

(1.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70,China;2.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Technology,CEA,Guangzhou 510070,China;3.Key Laborato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and Safety Diagnosis of Major Projects,Guangzhou 510070,China)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rapidly-developing cities in China,in light of inverse proportion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land resources in particular,no time can be los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shelters,responding to major disasters and protecting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This paper takes Guangzhou as an example,a few suggestions are mad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ll emergency shelters in the city.

Emergency Shelters;Guangzhou;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P315.953

A

1001-8662(2012)03-0088-09

2012-04-10

钟天任,女,1984年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应急与前兆台网工作. E-mail:tcbychung@163.com.

猜你喜欢
场所广场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布鲁塞尔大广场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在广场上玩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远离不良场所
恋爱场所的变化
广场上的大钟